首页> 中文学位 >双字词的首字成词概率对尾字n+2预视效益影响的眼动研究
【6h】

双字词的首字成词概率对尾字n+2预视效益影响的眼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副中央凹与信息加工

1.2 副中央凹预视研究中的常用范式

1.2.1 边界范式

1.2.2 快速启动范式

1.2.3 消失文本范式

1.2.4 移动窗口技术

1.2.5 移动掩蔽技术

1.3 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的理论解释

1.3.1 梯度注意指引模型(GAG)

1.3.2 Glenmore模型

1.3.3 序列注意转换模型(SAS)

1.3.4 眼动模型争论的焦点

1.4 副中央凹处的信息加工

1.4.1 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异同点

1.4.2 副中央凹预视获得字形和语音信息的研究

1.4.3 从副中央凹处获得语义信息

1.4.4 副中央凹处词汇特性的获得和时间进程

1.4.5 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的获得

1.5 副中央凹获得N+2预视效益的研究

1.5.1 拼音文字中n+2预视效益的研究

1.5.2 汉语中n+2预视效益的研究

2 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和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3 实验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仪器

3.2.5 实验程序

3.2.6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数据分析的兴趣区及指标

4.2 实验结果

4.2.1 双字词区域的分析

4.2.2 双字词首字区域的分析

4.2.3 双字词尾字区域的分析

4.2.4 边界前区域

4.2.5 双字词的首次注视位置分析

5 分析和讨论

5.1 中文阅读中N+2预视效益的获得

5.2 获得N+2上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

5.3 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加工的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用中央凹视觉注视一个词时,其副中央凹视觉也对当前注视词右侧词同时进行了部分加工,当注意转移到右侧词时会减少注视时间,即预视效益(previewbenefit),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关于读者能否从词n+2上获得预视效益呢?以拼音文字为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词n+1为高频短词(2-3个字母)时,才能获得词n+2的预视效益。由于汉字都是方块字,不像英语等单词有词长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中文阅读中,能否在词n+2上获得预视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研究以48名母语为汉语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Eyelink2000眼动仪记录被试阅读时的眼动轨迹。实验采用边界范式,以双字词为目标词,探讨了中文句子阅读中,操纵双字词(n+l位置)的首字成词概率(一个汉字作为单字词使用的次数与作为单字和与其它汉字构成双字或多字词使用的总次数的比值,称为成词概率)的高、低,验证在首字n+l容易作为一个单字词使用时是否会减少副中央凹预视信息的大小。实验采用2(首字成词概率:高、低)×2(预视条件:相同、假字)两因素完全被试内实验设计,同时也操纵了双字词尾字的预视条件一一相同预视和假字预视,进一步验证预视类型会对预视量的大小产生影响。实验结果发现:(1)在双字词n+l和首字n+l上都获得了显著的预视效益。相同预视条件下的眼动注视时间短于假字预视条件下的注视时间;高成词概率条件下的眼动注视时间显著短于低成词概率条件下的注视时间。(2)成词概率对预视效应量的大小起到调节作用。在总注视时间和跳读率上,发现了尾字(字n+2)的预视效益。(3)在平均首次注视位置上,首字成词概率高时,其落点位置主要在尾字上,表明获得的预视效益较大,眼跳距离较长;反之,在首字成词概率低时,则落点较近,预视效益较大。(4)当边界前为双字词时,在词n上发现了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如下实验结论:在中文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够获得尾字n+2的预视效益。预视类型对尾字n+2的预视效益产生了影响,相同预视条件下获得的预视效益较大;双字词的首字成词概率会对预视效益量的大小产生影响,在首字高成词概率条件下,获得了较大的预视效益,而且平均首次注视位置落点较远,反之,获得预视效益较小,落点较近;并且,在词n上发现了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支持了GAG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