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都市中高职教育衔接不畅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6h】

成都市中高职教育衔接不畅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对中高职教育衔接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

1.3.2 对中高职衔接内容的研究

1.3.3 对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

1.3.4 对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5 相关研究的评价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中等职业教育

1.4.2 高等职业教育

1.4.3 教育衔接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性

2 成都市中高职教育衔接不畅的主要表现

2.1 管理体制呈条块状

2.2 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性

2.3 招考政策不完善

2.4 课程设置错位

2.5 教学内容重复

3 成都市中高职教育衔接不畅的主要原因

3.1 中高职教育隶属部门不同且有各自的利益诉求

3.2 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3.2.1 制定依据出现偏差

3.2.2 未满足相关主体的需求

3.3 招考政策倾向不够

3.3.1 高职院校招生中中职学生占比低

3.3.2 对口升学计划少,中职学生求学深造的道路依然艰难

3.3.3 招考政策过于重视招生数量,忽略招生质量

3.4 中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各自为阵

3.5 中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延续性

3.5.1 专业理论课内容重复

3.5.2 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出现倒挂

3.5.3 公共基础课难易差异大,学生学习吃力

4 成都市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对策

4.1 健全中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

4.1.1 成立统一的中高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4.1.2 完善中高职教育的沟通合作体制

4.2 准确定位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4.2.1 明确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

4.2.2 遵循培养目标的制定程序

4.2.3 准确表述培养目标

4.3 完善中高职教育的招考政策

4.3.1 调整生源结构,优化升学方式

4.3.2 加强职业教育招生机构的管理职能

4.3.3 扩大高职学校单招考试录取学生的比例

4.3.4 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

4.4 加强中高职教育相关课程的衔接

4.4.1 树立创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观

4.4.2 建立中高职教育统一的课程标准

4.4.3 明确课程衔接主线,实施分层教育

4.4.4 模块化设计中高职课程

4.5 夯实中高职教学内容衔接的基石

4.5.1 构建教学一体化的工作平台

4.5.2 实施一体化的教学计划

4.5.3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增加了对职业教育的各项投入,职业教育也因此在师资、实训设备等各方面的实力都得以增强,整个职业教育的体系得到了快速推进,为提升企事业一线工人的综合能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目前的就业状况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在这种大背景下,成都市也制定并采取了相应的举措,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培养了一大批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门性人才。但成都市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的问题,如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招考政策导致中高职教育衔接不畅等。
  为此,本文通过对成都市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如下问题:管理体制呈条块状,导致中高职教育脱节;培养目标缺乏层次性,忽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招考政策不完善,难以保障中高职教育的顺利衔接;课程设置错位;教学内容重复等方面的问题。
  而使中高职教育衔接不畅的原因主要有:首先:中高职教育隶属部门不同,其次: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第三:招考政策重形式轻内容,第四:中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由不同部门设定,第五:中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延续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健全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管理体制,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提供新路径,包括建立中高职的行政管理机构,政府主导中高职学校衔接平台,制定和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相关管理制度。二是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制定培养目标的程序,并准确表述出培养目标。三是改革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政策,促进中高职教育顺畅衔接。四是确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总要求,构建中高职间一体化课程,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课程观,明确课程衔接主线,实施分层教育,在技能训练和技能等级上确保升入高职的中职学生能得到较好地提升。五是实施一体化的教学计划,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并在市级层面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协调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