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曲霉毒素污染玉米及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不同阶段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6h】

黄曲霉毒素污染玉米及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肉鸡不同阶段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一 前言

二 文献综述

1 玉米的霉菌毒素污染

1.1 霉菌

1.2 我国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2 黄曲霉毒素

2.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

2.2 黄曲霉毒素在体内的代谢

2.3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

2.4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

3 吸附剂

三 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 试验内容

4 材料与方法

4.1 试验设计

4.2 试验材料

4.3 试验用仪器及化学试剂

4.4 试验饲粮

4.5 试验动物和饲养管理

4.6 测定指标及方法

4.7 数据分析

5 试验结果分析

5.1 饲料中AFB1的含量

5.2 霉变玉米及吸附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5.3 霉变玉米及吸附剂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5.4 霉变玉米及吸附剂对肉鸡脏器指数影响

5.5 霉变玉米及吸附剂对肉鸡抗氧化影响

5.6 霉变玉米及吸附剂对肉鸡肠道影响

5.7 霉变玉米及吸附剂对肉鸡组织切片影响

5.8 霉变玉米及吸附剂对肉鸡AFB1残留规律

6 讨论

6.1 霉变玉米和吸附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

6.2.对霉变玉米和吸附剂肉鸡消化系统影响

6.3 霉变玉米和吸附剂对肉鸡健康影响

6.4 霉变玉米和吸附剂对肉鸡残留水平影响

6.5 总体讨论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黄曲霉毒素B1为主要污染毒素的自然霉变玉米和由水合硅铝酸钠钙与酵母细胞壁构成的混合吸附剂对肉鸡不同阶段生产性能、肉鸡健康、组织残留的影响。试验采用2×2试验因子设计在三个阶段实施,即二种玉米来源:霉变玉米和正常玉米;二种吸附剂添加量:0kg/t和2.5kg/t。三个试验阶段:前期(1~21d),后期(22~41d)以及全期(1~41d)三个阶段。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结果如下:
  (1)霉变玉米显著地降低了肉鸡1~21d均重、体增重、采食量、体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后期试验组与全期试验组22~41d、1~41d体增重、后期试验组22~41d采食量和全期试验组1~41d平均采食(P<0.05);吸附剂显著提高了肉鸡1~21d均重、体增重和后期试验组1~41d体增重(P<0.05)。
  (2)霉变玉米显著降低了肉鸡21d血液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全期试验组41d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吸附剂显著降低了霉玉米对肉鸡21d肌酐含量和后期试验组41d谷丙转氨酶活性,全期试验组41d尿酸水平的影响(P<0.05)。
  (3)霉变玉米显著提高了肉鸡21d脾脏、胸腺、法氏囊和后期试验组、全期试验组41d脾脏脏器指数(P<0.05),而吸附剂显著降地低了21d肾脏指数、提高了全期试验组41d脾脏指数(P<0.05);在饲喂霉变玉米的条件下添加吸附剂显著的降低了肉鸡的21d法氏囊指数和全期组41d脾脏指数(P<0.05)。
  (4)霉变玉米显著降低了21d血液和肝脏中GSH-PX活性、21d血液和十二指肠中CAT活性(P<0.05),吸附剂显著地降低了21d空肠MDA含量(P<0.05);在饲喂霉变玉米的条件下添加吸附剂显著的提高了21d血液T-SOD、GSH-PX、空肠T-SOD和回肠GSH-PX活性,显著降低了21d肝脏、十二指肠和空肠MDA含量(P<0.05)。
  霉变玉米显著降低了全期试验组41d十二指肠T-SOD活性、后期试验组肝脏CAT活性、全期试验组41d回肠T-SOD含量(P<0.05),在饲喂霉变玉米的条件下添加吸附剂显著降低了前期组41d肝脏CAT活性,全期试验组血液T-SOD活性和全期试验组41d十二指肠GSH-PX活性(P<0.05)。
  (5)霉变玉米显著降低了21d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高度、绒隐比和提高了21d、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隐窝深度(P<0.05)。吸附剂显著升高了21d十二指、空肠、回肠绒隐比、绒毛高度和21d空肠、回肠绒隐比,降低了21d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
  霉变玉米显著降低了全期和后期试验组的41d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降低了前期组41d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提高了后期试验组41d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和全期试验组41d空肠隐窝深度;吸附剂显著降低了后期和全期试验组的41d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提高了全期试验组和后期试验组41d十二指肠、空肠的绒毛高度;吸附剂显著升高了前期、后期、前期组41d霉玉米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P<0.05)。
  霉变玉米显著地降低了21d空肠麦芽糖酶活性(P<0.05),吸附剂显著提高了21d空肠蔗糖酶活性,在饲喂霉变玉米的条件下添加吸附剂显著提高了21d空肠蔗糖酶活性(P<0.05)。吸附剂会显著提高全期组41d蔗糖酶活性(P<0.05)。
  (6)霉变玉米显著地提高了21d、41d期肝脏、血液中残留水平(P<0.05)。吸附剂显著地降低了21d和41d肝脏、血液残留水平(P<0.05)。前期试验组残留未检出水平,显著低于全期和后期试验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饲喂霉变玉米的条件下添加吸附剂可显著降低41d肝脏、血液残留;霉变玉米显著升高了后期和全期试验组41d肝脏、血液中残留,对前期试验组影响不显著;吸附剂显著降低了后期和全期试验组41d肝脏、血液残留,对前期试验组影响不显著。全期采食霉变玉米组41d血液和肝脏有最高残留水平(P<0.05)。
  综上所述,饲喂霉变玉米显著降低肉鸡生产性能,影响肠道发育,损伤肝脏结构与抗氧化功能,且前期饲喂霉变玉米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大于后期;添加吸附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霉变玉米的毒性效应。霉变玉米组对全期试验组在肉鸡上的毒性效应幅度大于后期试验组,同时吸附剂对全期试验组肉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改善幅度大于后期试验组。前期试验组在22~41d饲喂正常玉米后,生产性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但肝脏和十二指肠部分指标仍存在损伤。在霉变玉米中添加吸附剂可减少AFB1在肝脏和血液中残留,前期试验组在41d无AFB1残留检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