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那茶淌北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6h】

西藏那茶淌北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矽卡岩及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2.2 西藏冈底斯地区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构造

2.1.4 区域岩浆岩

2.1.5 区域矿产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岩浆岩

3.3 构造

3.4 矿体地质特征

3.5 矿石矿物特征

3.5.1 矿石矿物类型

3.5.2 矿石结构构造

3.5.3 矽卡岩矿物特征

3.6 蚀变特征

3.7 成矿阶段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分析测试方法

4.2 矽卡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主量元素

4.2.2 微量元素

4.2.3 稀土元素

4.3 岩体成因探讨

4.4 同位素组成特征

4.4.1 硫同位素

4.4.2 铅同位素

第5章 矿床成因探讨

5.1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5.2 成矿机制浅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西藏那茶淌北铅锌矿是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矽卡岩型矿床,勘查、研究程度低。本文通过系统的地质编录、野外地质调查,在初步查明那茶淌北铅锌矿床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矿床成因,进而指导矿区找矿勘查。取得了如下认识:
  初步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那茶淌北矽卡岩型铅锌的矿床控矿地层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来姑组(C2P1l)。主要赋矿岩石为矽卡岩、角岩,矿体主要呈层状、囊状、不规则厚板状和透镜体产于角岩层间和大理岩接触带,部分产于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那茶淌北铅锌矿床成矿过程主要分为两期:岩浆热液充填交代期和表生期。其中岩浆热液充填交代期与成矿有关,可进一步划分四个阶段: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
  系统开展了围岩及含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矿区矽卡岩是岩浆热液与大理岩(灰岩)接触,并与之发生交代作用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矽卡岩地球化学特征受大理岩(灰岩)和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的制约和影响,说明矿区矽卡岩是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
  确定矿区岩浆岩成因。那茶淌北矿区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与冈底斯地区碰撞期花岗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并且矿区岩浆岩成岩时代为晚侏罗-早白垩世,地球化学构造图解中也显示为岛弧花岗岩环境,推测矿区岩浆岩是晚侏罗-早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引起了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
  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通过对那茶淌北铅锌矿床矿石S、Pb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矿床S同位素组成频率直方图出现两个峰值现象,表明硫的来源并不完全均一性,说明矿床S不仅来源于岩浆,可能由于地层硫混合造成的;Pb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壳物质(念青唐古拉结晶基底片麻岩),因此,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岩浆和地层的双重作用。
  通过以上研究,认为那茶淌北铅锌矿床是新特提斯洋往北俯冲形成的岛弧环境使地壳发生局部熔融形成大量岩浆热液成矿流体顺地层交代、淋滤地层成矿物质沉淀而成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