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生存模式研究——以在上海活动的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为例
【6h】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生存模式研究——以在上海活动的部分国际非政府组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2.1 基本分类

1.2.2 综合评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1.3.1 非政府组织

1.3.2 国际非政府组织

1.3.3 生存——本土化

1.3.4 生存模式

1.3.5 合法性

第四节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实证分析

第五节 理论工具

1.5.1 市民社会理论

1.5.2 治理理论

1.5.3 法团主义理论

1.5.4 博弈理论

1.5.5 资源依赖理论

第二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概况

2.1.1 发展现状与趋势

2.1.2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分类

2.1.3 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体制

2.1.4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特性

2.1.5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

2.2.1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发展历程

2.2.2 中国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情况

2.2.3 国际非政府组织目前在中国的活动

2.2.4 国际非政府组织目前在中国的影响

第三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生存模式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生存模式分类

第二节 商业机构模式分析

3.2.1 模式简介

3.2.2 注册为营利性机构:“绿色和平”组织案例分析

3.2.3 注册为非营利性机构:“英国救助儿童会”案例分析

3.2.4 对该模式的分析

第三节 合法机构模式分析

3.3.1 模式简介

3.3.2 完全合法状态:“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案例分析

3.3.3 对该模式的分析

第四节 项目模式分析

3.4.1 模式简介

3.4.2 “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案例分析

3.4.3 对该模式的分析

第五节 非法进入模式分析

3.5.1 模式简介

3.5.2 美国“亚洲基金会”案例分析

3.5.3 对该模式的分析

第四章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生存模式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

第一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生存环境分析

4.1.1 法律方面的资源困境

4.1.2 政策方面的资源困境

4.1.3 社会方面的资源困境

4.1.4 运作方面的资源困境

第二节 政府部门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分析

4.2.1 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4.2.2 目前中国国际非政府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4.2.3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三节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生存模式的完善对策思考

4.3.1 国际非政府组织自身在华生存模式的完善对策思考

4.3.2 政府部门改进对国际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对策思考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发展迅猛,其活动已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乃至政府决策。然而,受到法律、政策、社会、运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生存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生存模式的商业机构模式、合法机构模式、项目模式、非法进入模式四种类型的案例分析,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博弈过程及其后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生存的需求支撑、合法性和运作资源情况,以及政府对应管理方面的问题。
  本文认为,目前国际非政府组织利用市场和政府管理方面的需求及政策、法律间隙来争取生存空间,而政府部门尽管有着巨大需求,但是由于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进入中国后的相关利益得失还不很了解,所以在坚守相关底线的同时采取默认的态度,由此双方展开了一系列的博弈,但这一博弈过程在产生短期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的长远的不良影响。随着我国相关管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将国际非政府组织全面纳入法律管理的轨道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生存模式会有一个不断的规范发展过程。论文最后从国际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以及政府部门的管理这两个方面对完善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生存模式提出了对策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