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汾盆地中更新世中晚期沉积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
【6h】

临汾盆地中更新世中晚期沉积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创新点

2 临汾盆地第四纪环境概况

3 临汾盆地沉积特征及年代序列的建立

3.1 剖面样品的采集

3.2 临汾剖面岩性特征

3.3 剖面年代序列的建立

4 气候代用指标分析

4.1临汾盆地剖面粒度分析及古环境变化

4.2 临汾盆地剖面磁化率分析及古气候变化

5 临汾盆地中更新世中晚期的古环境与古气候特征及讨论

5.1 临汾盆地地震台钻孔剖面的沉积特征

5.2 临汾盆地中更新世中晚期古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中更新世是第四纪一个重要时期。研究第四纪环境演变,是认识现在环境变化和预测今后环境演变趋势的基础。以往临汾盆地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多集中在晚更新世(Q3)和全新世(Q4),对于中更新世(Q2)研究甚少,尤其对中更新世中晚期沉积环境方面的研究目前仍是空白。本文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剖面年代的确定;二是对磁化率和粒度这两个代用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重建临汾盆地古气候环境。
  (1)根据临汾郭家庄地震台剖面(DZT)钻孔岩芯、<4μm的粘土含量和磁化率等资料,综合前人成果,对剖面进行深度与年代之问的转化。在临汾郭家庄的剖面深度和LR04深海氧同位素的年代之间找控制点,得出剖面的中更新世中晚期的上界为130kaB.P.,剖面的底层定为715kaB.P。
  (2)对样品进行粒度和磁化率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粗细颗粒的含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的虹吸法会造成超细颗粒的减少。对粒度进行分析时按Udden—wentworth将粒度分为<4μm、4—16μm、16—63μm、>63μm及中值粒径(Md)。对样品分别进行高频、低频的测量,频率磁化率由低频和高频磁化率计算得出。在气候暖湿期,黄土沉积中<4μm和4—16μm的细颗粒增加;在干冷气候期,黄土沉积16—63μm和>63μm的粗颗粒增加,磁化率也与其相对应发生变化。湖湘沉积在暖期,气温升高,降水量大,携带粗颗粒含量多,磁化率低,干冷期相反。临汾盆地的沉积环境在715—130kaB.P.的中更新世中晚期一共经历了5次冷期5次暖期。在425—370kaB.P.期间汾河下切形成阶地,之后进入冷期,形成湖泊沉积。这样使临汾盆地DzT剖面在中更新世的晚期为黄土沉积,中期是河湖相沉积。
  为了更好地了解临汾盆地的环境变化,将郭家庄剖面与西峰、长武两个典型剖面的磁化率及粒度进行对比,发现西峰、长武和郭家庄剖面的气候环境变化基本遵循暖湿一干冷一暖湿的规律,表现出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特征。由于剖面岩性和区域环境的不为了更好地了解临汾盆地的环境变化,将郭家庄剖面与西峰、长武两个典型剖面的磁化率及粒度进行对比,发现西峰、长武和郭家庄剖面的气候环境变化基本遵循暖湿-干冷-暖湿的规律,表现出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特征。由于剖面岩性和区域环境的不同,临汾郭家庄剖面与典型剖面不一样的气候波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