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评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
【6h】

评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言

第一部分 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兴起的背景与理论基础

一、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兴起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社会变革以及由此造成的道德多元化状态

(二)思想背景:相对主义追求的勃兴

(三)教育背景:传统道德教育的困境

二、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理论基础:道德相对主义

(一)道德相对主义释义

(二)道德相对主义的类型

(三)道德相对主义的特征

第二部分 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历史源流与理论观点

一、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历史源流

二、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理论观点

(一)道德取向:多元化

(二)道德教育的目的:培养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三)道德教育的原则:反对灌输,追求道德教育的人性化

(四)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反对教师权威,突出学生主体

第三部分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评价

一、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地位

(一)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历史地位

(二)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理论地位

二、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理论贡献与思想局限

(一)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理论贡献

(二)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思想局限

第四部分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启示

一、学校教育中的道德相对应以道德共识为底线

二、道德智慧的生成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道德性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四、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可谓古已有之,但成为一种思潮却是20世纪前后的事.20世纪以来,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蔚然成风,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受这种思潮的影响,现代道德教育理论无不带有相对主义色彩,而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亦或隐或显的含有相对主义意味.但相对主义及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历来饱受争议.它在帮助学校道德教育逐渐走出传统教育的阴霾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因而不断为人们所诟病.当前,我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期,加之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想的输入,可谓也面临着相对主义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施道德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界所面对的一大难题.产生于相似背景中的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外域文化参照,它给西方道德教育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可为我们提供某些启迪和鉴戒.但当前我们对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理解仅止于想当然的字面意思,对其并未有系统、清晰的认识.因此,本文力图从历史与逻辑的视角对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进行系统的历史梳理和深入的理论探讨,追溯其社会和思想渊源,揭示其历史流变,把握其理论内涵,在对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揭示出其对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以期能对正确定位学校道德教育、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推动和助益. 论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兴起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是基于社会变革以及由此造成的道德多元化状态,在汲取相关学科的精神养料及深刻反思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兴起的.它的直接理论基础是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具有三大特征:强调道德的差异与多元;坚持道德的流变性;注重道德的情境性;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历史源流与理论观点.论文对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递嬗的大体脉络予以了简要梳理,并重点分析了以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为代表的道德文化相对主义,以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为代表的道德个人相对主义,并尝试着从中概括出了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基本理论观点,即道德教育应坚持多元化的道德取向、培养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的道德教育目的、反对灌输以追求人性化的道德教育原则、反对教师权威并突出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的地位、理论贡献与思想局限.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在道德教育思想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回应道德现实,突出了多元共存的道德教育氛围;强调主体性,凸显了道德及道德教育的主体本质;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对道德情境的适应性.但它也有不可克服的思想局限:理论内含悖论;内容与形式割裂;道德评价模糊; 第四部分初步揭示了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以相对主义道德教育思潮为镜,在简要剖析了我国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文重点探讨了这一思潮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学校教育中的道德相对应以道德共识为底线;道德智慧的生成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道德性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