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神——以狄考文为例
【6h】

西方人眼里的中国神——以狄考文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二、学术界研究之综述

三、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四、论文存在的不足

五、论文内容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狄考文与“God”翻译问题

一、导言

二、“God”汉译问题

三、狄考文对“God”翻译问题的关注

第三章 中国的“帝”与狄考文的“上帝”

一、导言

二、狄考文对中国“帝”的 解读

三、狄考文眼中的基督教上帝

四、狄考文眼中中西上帝的异同

五、结论

第四章 狄考文眼中的中国“天”

一、导言

二、早期来华传教士对“天”的论述

三、狄考文眼中的中国“天”

四、中国“天”与“God”的差异

五、小结

第五章 狄考文眼中的中国佛

一、导言

二、基督教与佛教的早期对话

三、传教士对佛教、佛的关注

四、狄考文对中国佛的论述

五、中国“佛”与“God”的异同

第六章 狄考文眼中属灵的中国神

一、属灵中国神与圣灵

二、狄考文对属灵中国神的解读

三、狄考文眼中人成为属灵神的条件

四、狄考文眼中各类属灵中国神

五、属灵的中国神与God——道德的绝对律令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圣经》汉译问题导致的“God”汉译问题一直是困扰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的问题。狄考文作为近代来华的传教士代表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1901年至1902年间,狄考文在《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上发表了十六篇题名为《“神”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he Word神)的一系列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回应。以此为契机,狄考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各色各样的神进行了全面了解,并从中国典籍作品、小说、俗语中引用大量例证,参照“三位一体”理论,根据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形象,分别分析中国众多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无处不在,种类繁多,常人无法一一列举,狄考文选取了帝、天、佛、属灵的中国神等中国民众普遍崇拜的神,分类对照基督教位格形象以说明中国神的神能,或者说从它们在中国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角度,论证中国神与基督教的唯一真神 God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同时他也更加坚信基督教中的唯一至上神“God”应该汉译为“神”而非“上帝”。
  狄考文从“God”汉译问题入手,从人类情感角度寻找中西宗教的共通之处。无论是西方的 God还是中国神,狄考文认为它们都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根据社会的需要,自身的情感需求抽象化的产物,不同只是在于基督徒将自身的寄托全部赋予了 God这一存在,而中国人则更多地是将其赋予了各式各样与之相符的自然历史中存在的各类事物,比如人、动物、植物、事物等。实际上它们都是人类用来指导、约束自己的标准,都是人类对生活的一种向往,都是对生活规范的一种深刻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