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胡仙信仰的实践逻辑:以S乡“大仙”的口述史为个案
【6h】

胡仙信仰的实践逻辑:以S乡“大仙”的口述史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第二章 S乡概况

一、S乡村落背景

二、关于胡仙信仰的民间传说

三、民众的集体记忆

第三章 作为胡仙信仰中介的“大仙”

一、大仙速描

二、信仰实践的基本要素

第四章 “心灵发现”:“顶仙”的历程

一、何为心灵发现

二、大仙们的“心灵发现”叙事

第五章“传道”与“行好”:“领仙”后的信仰实践

一、 非逻辑层面交往——“行好”

二、注入新活力——“传道”收徒弟

三、民众的互动——还愿报答

四、实践方式与领域的拓展

第六章“经验的封存”与熟人社会中的地方信仰逻辑

一、诗意地栖居

二、“意会”沟通中的信仰逻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以S镇内十四个自然堡内的胡仙信仰实践主体“大仙”为研究对象,透过对十六位“大仙”的“顶仙”历程的调查,试图对“存封”的乡土信仰的复兴现象进行深入了解,并进而探讨在不断现代化的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在新的环境中何以存在、如何发展和蜕变。大仙群体作为胡仙在人世间的代表,扮演胡仙“弟子”角色,替胡仙传道、行好,成为胡仙信仰中介。他们利用胡仙信仰“传道”、“行好”等信仰逻辑及“熟人”村落的日常交往逻辑,在天赋“仙根”的力量支撑下,借助信仰自身力量与民间其他力量,将胡仙信仰发展、继承下来。
  本文除引言外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的是大仙们最先忆起的关于胡仙信仰中“胡仙”的居所胡仙洞、胡仙的传说以及对老辈大仙触动最深的“讨药”、“箩先生写字”事件。大仙们讲述的这些与他们命运紧密相关的信仰地理景观、传说及围绕它的特殊事件都是胡仙信仰在改革开放初期迅速复兴的深厚民间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的是作为胡仙信仰中介的大仙群体。行文主要描述三位处于不同年代中的大仙的整体形象,呈现了胡仙信仰实践的基本要素及大仙们拥有的不同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主要描述的是大仙们的顶仙历程。笔者借用“心灵发现”来对他们的顶仙历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戏剧性事件进行描述,从而看到胡仙信仰所体现的内在特征。
  第四部分主要描述大仙们“领仙”后“传道”、“行好”的地方信仰实践。大仙靠职业名气为生,他们“显灵”的故事通常会迅速地在十里八村流行起来。这些信仰实践故事中呈现的是大仙与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是胡仙信仰在此地真实的表现。
  最后一部分主要是从“经验封存”理论为切入点,来解释具有调节人们日常生活困难,又一直被“污名化”的胡仙信仰在“熟人社会”中具有的恒久的传播力的力量来源。
  在文章的总结部分,笔者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乡土信仰力量进行进一步阐述,乡土信仰是如何在“存封”环境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遍信仰,而这一过程标志着乡土信仰已进入到现代文化空间中并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