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研究——以TRIPS与美国日本法律规定为视角
【6h】

中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研究——以TRIPS与美国日本法律规定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1章商业秘密的定义、用语、立法与主要理论学说

1.1商业秘密定义

1.2商业秘密的法律用语

1.3商业秘密的立法保护

1.3.1TRIPS关于商业秘密的立法保护

1.3.2美国关于商业秘密的立法保护

1.3.3日本关于商业秘密的立法保护

1.3.4我国关于商业秘密的立法保护

1.4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理论学说

1.4.1契约责任说(contractual oboligation)

1.4.2信任关系说(fiducial relationship)

1.4.3财产权说(property)

1.4.4禁止不当取得说(misappriation)

第2章商业秘密构成要件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立法

2.1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2.1.1关于非公开性

2.1.2关于价值性

2.1.3关于秘密管理性

2.2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2.2.1不正当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2.2.2披露或使用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

2.2.3非法披露或使用合法知悉的商业秘密

2.2.4第三人侵权行为

第3章商业秘密保护下的民事救济措施的立法

3.1程序法中的民事救济措施

3.1.1保密审理

3.1.2证明责任的分配

3.2实体法中的民事救济措施

3.2.1禁令救济

3.2.2收缴侵权工具与销毁侵权产品等销毁消除请求权

3.2.3损害赔偿

3.2.4消除影响

第4章TRIPS框架下我国商业秘密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4.1我国商业秘密立法保护的现状

4.2参照国际标准看我国立法的不足

4.2.1商业秘密的属性至今没有体现,仍处于混乱状态

4.2.2商业秘密的概念原则性强、缺乏具体实用性,导致众说纷纭

4.2.3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过于烦琐、不合乎逻辑

4.2.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立法的不完备

4.2.5无论在程序法还是实体法上,民事救济措施缺乏完备与有效性

4.3我国商业秘密立法保护的完善

4.3.1制定商业秘密保护专门立法应注意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

4.3.2制定商业秘密法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4.3.3完善我国商业秘密立法的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展开▼

摘要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是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世界大部分国家已加入WTO,应遵守TRIPS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最低要求。但是,因各国利益的不平衡,制定的商业秘密保护立法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了TRIPS背景下,美国、日本和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之差异,进而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1章对商业秘密的定义、用语、立法与主要理论学说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商业秘密的两种定义方式,几种常见的商业秘密法律用语,TRIPS、美国、日本与我国关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立法历程,以及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理论学说部分,认为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属性正逐渐被承认。 第2章对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立法进行了比较。采用了三要件(非公开性、价值性、秘密管理性)的方式对TRIPS、美国、日本与我国的商业秘密进行了比较。关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立法的部分,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区分了四种类型进行比较:一、不正当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二、披露或使用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的行为;三、非法披露或使用合法知悉的商业秘密;四、第三人侵权行为。 第3章对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救济措施进行了比较。对TRIPS、美国、日本与我国立法中涉及程序法中的保密审理与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实体法中的禁令救济(包括即发侵权)、收缴侵权工具及销毁侵权产品等销毁消除请求权、损害赔偿、消除影响等制度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比较。 第4章介绍了TRIPS框架下我国商业秘密立法的不足与完善。首先,介绍了我国现行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状况;其次,从商业秘密的属性、概念、构成要件、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及程序法与实体法上民事救济措施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秘密法律的不足;最后,强调商业秘密作为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之外的第四类知识产权,在制定专门立法时应注意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的完善加以设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