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践、反思/团队支持——学前音乐教学游戏化模型的推广研究
【6h】

实践、反思/团队支持——学前音乐教学游戏化模型的推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访谈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WE-E理念

二、学前音乐教学游戏化模型(或WE-E模型)

三、游戏性

四、游戏化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游戏的相关理论

一、游戏及游戏精神

二、游戏和艺术(音乐)的亲缘关系

三、游戏和教学的关系

四、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游戏化及其机制

第二节 学习的相关理论

一、关于人格或性格的相关学说

二、现代认知派关于知识分类与学习的理论

三、关于反馈和反思的理论

第三章 WE-E模型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第一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五个流程存在的问题

二、更下位的发现

第二节 对问题的反思

一、总流程

二、空间流程

三、合作流程

四、动作流程

五、拆分流程

第四章 WE-E模型学习的原因分析、规律探讨和建议

第一节 WE-E模型学习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WE-E模型学习的规律探讨

一、人格理论、知识分类学习理论及反馈反思理论对WE-E模型学习规律的主要探讨

二、其它学习理论对WE-E模型学习规律的辅助探讨

第三节 建议

一、培训的课程

二、教材的说明

三、给幼儿园的建议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幼儿园教学中,音乐教学游戏化是教师普遍向往和追求的一个理想,但却发现教师在实践操作中是比较困难的或不易落实的现象。这激发了研究者思考和反思如何才能实现音乐教学游戏化这一理念并在实践中来具体的落实。
  首先,从艺术(音乐)和游戏、教学和游戏的关系等维度出发,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一个总的梳理,得出游戏无论是和艺术(音乐)还是教学都是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颇为密切的关系,其中游戏精神这条主线一直贯穿在其中。这就为“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游戏化”这一论题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那么游戏化的内在机制究竟是什么呢?当下我们认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该是目前最适宜用来可以解答这个问题的理论。其实施的路径主要有人际支持、认知挑战、审美感动和自我调控四个方面。而本研究认为,研究者所在的团队共同研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型是达到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工具,这种新的教学模型在教师的运用与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规律是什么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从教师的层面来研究的。因此,研究者对相关的学习理论也进行了一个文献的梳理。
  其次,通过采用观察法,主要是研究者全程观看幼儿园教师在实践运用这种教学模型的过程中,其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并从教学模型里面的五个流程出发,对这种研究结果进行了一个小结。
  再次,从这种教学模型在教师实践运用中的研究结果出发,并依据相关的学习理论和研究者对18位老师的访谈,对教学模型在教师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进行了一个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模型内容的不够了解、缺乏例证的呈现和分析、练习或实践的不够和固有反馈的不足。并对此教学模型学习的过程进行了一个规律探索,主要有以下一些步骤:态度和动机→对模型内容的了解→实践(自己和她人)→反馈和反思/团队支持→再实践→再反思……后面就是实践和反思不断的螺旋式上升循环。
  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有三方面:培训课程的说明、教材的说明和给幼儿园的建议。而给幼儿园的建议又分为三部分:老师、音乐组组长和园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