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人牧师陈金镛本色化布道研究
【6h】

华人牧师陈金镛本色化布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近代属灵派华人布道家的研究状况

(二)关于中国基督徒本色化思想与事功的研究

(三)关于陈金镛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陈金镛的布道经历:生平与职事

一、求学与受洗(1868-1887)

二、教育布道时期(1887-1919)

(二)传道人的传道人——任职南京金陵神学院(1906-1919)

三、编辑布道者——任职上海广学会时期(1919-1929)

四、自由布道者——陈金镛的晚年生活(1929-1939)

五、陈金镛的基督教人际网络

第二章 陈金镛的本色布道思想

一、教会亟需自立与本色

(一)中国教会宜亟图自立

(二)中国教会亦需本色

二、传道者需了解中国传统社会

(一)对于中国社会心理的理解

(二)对于中国时节的理解

(三)对社会行为习惯的理解

(四)对于丧礼祭祀的理解

三、陈金镛对“旧学”与“基督”的二重调适

(一)《圣经》与“五经”

(二)陈金镛对基督教与孔教的调适

(三)陈金镛对中西文化中“神”观念的调适

四、基督教应适应现世的需要

(一)陈金镛对政教关系的认识

(二)基督教是高尚的国家主义

(三)基督教与三民主义

第三章 陈金镛本色布道的主要实践途径——文字布道

一、布道之首要——亟需布道人才

(一)对于传道人的定义和认知

(二)对传道人的要求

二、布道方法之首选——文字布道

(一)陈金镛对文字布道的认识

(二)陈金镛的著作观念

三、陈金镛对文字布道的实践和运用

(一)国学阐道

(二)书信传道

(三)陈金镛的《圣经》研究

结语

附录:陈金镛著作、言论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基督教自一进入中国便开始了其本色化的历程,华人基督徒作为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的主体,在基督教本色化历程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当基督教在中国经历种种冲击之后,西方传教士开始反思其传教策略,而与此同时华人基督徒群体也开始逐渐肩负起基督教本色化的重任。对华人基督教牧师陈金镛的生平、职事与基督教人际网络的梳理和重构,进而窥探当时华人基督徒在基督教本色化道路上的人生历程、参与程度与思想的调适。通过对陈金镛本色化传道策略的剖析,希冀探明华人基督徒是如何将基督教传播于社会的终端。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陈金镛在各时期的职事和人生经历,以及陈金镛的基督教人际网络,对陈金镛一生与基督教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分析,从中理解在社会历史情境中,作为华人牧师的陈金镛对基督教事务的参与和适应。第二部分,主要叙述陈金镛关于基督教自立运动与本色化的呼吁、陈金镛对中国传统社会与基督教教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调适和比较,进而对陈金镛的基督教本色化思想进行阐释,理解陈金镛及当时的华人基督教牧师,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与抉择。第三部分,以陈金镛本色化传道——文字布道为切入点,分析陈金镛对于传道及对传道人的认识,并介绍陈金镛文字布道的著作观念,及文字布道、国学阐道、《圣经》文本研究等布道方法,从而认识陈金镛试图将基督教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所做出的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