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心灵荒原上开出忏悔的花——论马竹小说中的忏悔与成长
【6h】

在心灵荒原上开出忏悔的花——论马竹小说中的忏悔与成长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人的一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成长不仅意味着年岁的增长、肉体的发育,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成熟,认知也会在不同的阶段发生改变。对于社会、对于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或称赞、或批判,中国的文学作品对此都积极地作出了回应。但作为生命个体,中国人却缺乏对于自我的深刻剖析。群体本位观念让中国人长期处于集体状态,总是以“”代替“我”,以“无我”代替“个性”。 但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批批知识分子从传统的乡村社会走进了现代化的城市,他们在都市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发现了自我内心暗藏着的矛盾。他们开始反思,开始坦诚地告诉他人在诱惑和欲望下的人之个体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撕扯,自己拥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罪孽又要如何认罪。马竹在其小说中便为大方地展示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他借主人公之口大声呼号着“忏悔”,不仅是他关于人的问题的思索与探讨,更是一位作家对自我的冷静审视与深刻反省。这其中所凸显的忏悔意识,是都市文学中的一抹亮色,也是属于人本身的觉醒与成长。 马竹小说主人公内心的矛盾,揭示出了人的灵魂的多面,人性的复杂。而通过警察这一社会角色,可以进一步分析主人公对罪恶存在的感知与发现,这是主人公直面自我、对自我无情剖析进而忏悔的必要前提。从小说人物和情节出发,又可以探索人物心理状态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通过对叙事时空、因果联系的分析阐述主人公的忏悔。通过论述,不仅展现出了人物的忏悔过程,更阐明了忏悔主题与小说文本之间所产生的张力。 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忏悔意识,是马竹的自我粉碎与自我反省,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不常见的。而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群体们在困境下精神的突围也是一种成长。最后,对于马竹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乡村依恋感,笔者有着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著录项

  • 作者

    孙金立;

  •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俊国;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荒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