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机械功能及峰值速度的研究
【6h】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机械功能及峰值速度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和方法

3 测量指标及分析方法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不同心律类型间一般资料的比较

2 左心耳形态

2 房颤组与窦性心律组间左心耳开口内径及深度的比较

3、房颤组与窦性心律组间左心耳排空分数及峰值速度之间的比较

4、排空分数不同测量方法间的比较

5、左心耳排空分数与峰值速度相关性分析

6、一致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为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房颤持续时间达48小时即可以发生左心房内的附壁血栓形成,而左心耳是其最常见的附壁血栓形成部位。90%的非瓣膜病性房颤和57%的瓣膜病性房颤患者血栓位于左心耳。因此,准确评估房颤患者左心耳的形态、机械功能及峰值速度对房颤患者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预后评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食管三维超声历经静态、动态、实时3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够精准、清晰地显示左心耳的动态、立体解剖结构,更为准确地提供左心耳的大小、功能指标等参数,为临床评价左心耳的形态、机械功能及峰值速度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及功能的可行性;评价房颤患者左心耳机械功能与峰值速度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51例房颤患者及38例窦性心律患者行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在0°~180°范围内显示左心耳二维结构,于45°左心耳长轴切面,存储左心耳二维结构图像,测量其开口内径及深度。点击 XPlane,通过调节两个互相垂直的二维图像,确保取样框将左心耳完整包络覆盖后,启动3D ZOOM模式采集左心耳的三维结构图像。应用脉冲多普勒在距左心耳开口1cm处探测并采集左心耳的血流频谱,测量左心耳的最大排空速度(即峰值速度)。检查过程中连接胸导联心电图,使得图像与心电图同步显示。房颤患者连续记录5个心动周期,窦性心律患者连续记录3个心动周期。完成图像采集后,将图像存储至硬盘用以脱机分析。
  对左心耳的三维图像自由切割显示其分叶数目;分别应用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及三维容积法测量左心耳的排空分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有无统计学差异;房颤组与窦性心律组左心耳排空分数及峰值速度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左心耳的峰值速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左心耳排空分数与峰值速度的相关性,测量的变异性采用 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89例患者中左心耳为单叶9例,2叶48例,3叶24例,4叶8例;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及三维容积法所测得左心耳排空分数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组较窦性心律组左心耳排空分数及峰值速度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EFA-2D=4.374,P=0.000;FEFA-3D=6.440,P=0.001;FEFV-3D=52.469,P=0.004;FPEV=1.640, P=0.004);89例患者左心耳排空分数与峰值速度均呈正相关(rEFA-2D=0.504,P=0.000;rEFA-3D=0.631,P=0.000;rEFV-3D=0.644,P=0.000);随机抽取43例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二维面积法、三维面积法及三维容积法测得左心耳排空分数和脉冲多普勒测得左心耳的峰值速度在观察者之间和观察者内部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
  1、不同个体间左心耳形态各异,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够清晰显示左心耳的分叶数目,测量其开口内径及深度;
  2、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定量评价左心耳机械功能;
  3、房颤患者左心耳的机械功能较窦性心律患者降低,即排空分数及峰值速度降低;
  4、左心耳的峰值速度可间接反映其收缩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