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冀西北地区内生矿产资源远景预测——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遥感技术集成研究
【6h】

冀西北地区内生矿产资源远景预测——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遥感技术集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1.3 研究任务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提交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简介

2.1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的原理

2.2 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中的一些概念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3.1 地理概况

3.2 地层

3.3 岩浆岩

3.4 断裂构造

第四章 研究区内生金属矿特征

4.1 内生金属矿概况

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第五章 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块体特征

5.1 地球化学块体圈定

5.2 金地球化学块体

5.3 银地球化学块体

5.4 铜地球化学块体

5.5 铅地球化学块体

5.6 锌地球化学块体

5.7 银铅锌组合地球化学块体

第六章 遥感信息解译

6.1 数据预处理

6.2 遥感构造解译

6.3 线环组合控矿特征

6.4 遥感蚀变解译

第七章 成矿信息集成研究及靶区优选

7.1 成矿信息空间特征研究

7.2 地球化学块体与遥感信息集成研究

7.3 内生金属矿找矿模式研究

7.4 找矿远景区圈定及靶区优选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

8.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国土资源部文件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表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次研究以整个冀西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北北东向上黄旗-乌龙沟断裂带与近东西向尚义-赤城断裂带交汇处,岩浆活动强烈,遍布全区。区内已发现内生金属矿床、矿点共计238处,其中大型矿床有5处,分别为宣化小营盘大型金(铅、银)矿、崇礼南天门大型矾钛磁铁矿、崇礼县东坪金矿、张北蔡家营大型铅锌矿和大湾大型锌钼矿;中型矿床有10处,小型矿床19处,其余为矿点,找矿潜力巨大。
  基于冀西北地区良好的地质背景和找矿潜力,展开本次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遥感技术的集成研究。地球化学块体理论认为,大型矿床、超大型矿床形成的首要前提是否有巨量的成矿物质供给。通过计算研究程度较低的子块体剩余金属量,进而评价块体或异常的找矿远景,但针对这些块体进行找矿又过于盲目。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找矿主要是利用遥感影像中空间纹理信息与波谱信息,其前者是多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线性、环形构造,进而研究其分布特征;后者是利用典型蚀变矿物所含离子或基团的诊断性波谱所在的波长区间与所用遥感数据各通道波长的对应关系,依据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理论,提取矿化蚀变遥感异常。
  二者集成,主是就是研究地球化学块体与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及蚀变遥感异常之间的关系。其中线性构造是物源运移的通道、储存的空间,环形构造是物源活化、聚集的动力,地球化学块体形成所需的物源是线性构造、环形构造共同作用结果的表现。地球化学场是物质聚集或浓集的表现,蚀变遥感异常主要是地表或一定深度的物质光谱的表现,二者均与地表或一定深度的物质成分相关。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块体信息与遥感成矿信息相叠加,以地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分析二者之间形成的地学机理,阐述二者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而实现地球化学块体信息与遥感成矿信息集成研究。
  依据地球化学块体理论与遥感成矿信息集成成果,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区内内生金属矿成矿规律,共圈定找矿远景区8处,优选找矿靶区6处,其中一级靶区2处,二级靶区3处,三级找矿靶区1处,新发现内生金属矿化点5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