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徽州的家族人口与生计变迁——以歙县许村与绩溪磡头村为中心
【6h】

明清徽州的家族人口与生计变迁——以歙县许村与绩溪磡头村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问题与思路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一、徽州社会史研究

二、徽州经济史研究

第三节基本资料与分析架构

一、基本资料

二、分析构架

第二章徽州许氏的族源与迁徙

第一节徵州许氏族源考

第二节歙县许村许氏迁徙考

第三节 绩溪云川许氏迁徙考

一、“云川许”

二、“尚村许”

三、“涧洲许”

第三章许村许氏的人口发展与生计模式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

一、自然生态环境

二、聚落发展过程

三、家族组织与礼教秩序

第二节 家族人口的繁衍过程

一、许氏家族的人口发展

二、许氏家族的分支及外迁

三、许氏家族的理继现象

四、许氏家族的婚姻圈

第三节生计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

一、地权分配与佃仆制度

二、商业的发展

第四节科举入仕与文化教育

一、宋元时期的许氏名宦与科举功名

二、明清时期的科举入仕与文化教育

三、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新式教育

第四章磡头许氏的人口发展与生计模式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

一、山川地理与对外交通

二、村名之由来与聚落之发展

三、家族组织与礼教秩序

第二节 家族人口的繁衍过程

一、许氏家族的人口发展

二、许氏人口的社会属性

三、磡头许氏家族的理继现象

四、许氏家族的婚姻圈

第三节生计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制度

二、宗族公堂舆房派土地

三、商业与服务业的发展

四、手工业与养殖业的发展

第四节科举教育与武学传统

第五章 许村与磡头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生态环境与人口压力

第二节工商业发展与生计变迁

第三节科举入仕与文化教育

第四节土地占有与佃仆制度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歙县许村及绩溪磡头两个许姓家族村落的个案研究,探讨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家族人口与生计变迁,研究范围涉及家族人口的消长、家族组织的发展、婚姻与继承习俗、外出经商与科举入仕等争取外部资源的生存策略,以及宗族地权、佃仆制度等历史问题。全文共六章,约14多万字。 许村的开发始自于唐末五代时期,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随着历代家族人口的不断繁衍,许氏族人自第九世开始就逐渐向外分支、分房,但留居本村的族人仍然不断增长,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7)达到了人口发展的绝对高峰。人口压力导致了对土地资源的激烈争夺,许姓与外姓的纷争持续不断,宗族组织因此而日益强化。为了有效控制土地资源,许村盛行佃仆制度,经常发生主佃纠纷。与此同时,许氏族人通过科举入仕与外出经商,积极争取外部资源,积累了巨额财富,造就了许村千年的繁华。为了拓展商业资源,许氏族人倾向于商业性质的联姻,强化了许村商人的市场竞争力。 磡头许氏开基于洪武二年,人口的发展始于明初,盛于清代中叶。磡头的地形崎岖不平,跌宕起伏,土地资源相当有限。随着家族人口的日益增加,磡头许氏在持续对外移民的同时,借助于宗族公堂占有了周边地区的大部份土地及佃农阶层。为了缓解人口压力,磡头许氏积极发展林业和手工业,建立了各种家族式的食品加工业和家族养殖业,形成了小农经济与家族工业结合的经济发展态势。磡头许氏也曾经试图通过外出经商和培养科举人才,争取外部资源,但始终未能成为主要的生计模式。与许村不同的是,磡头许氏倾向于地缘性的婚配,这也间接的降低了磡头商人的市场竞争力。 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和自然灾害,使许村与磡头人口凋零,村庄损毁,原有的商业基础及生计手段损失殆尽。战乱之后,虽然两村都经历了重建和恢复过程,但由于人口锐减,再加上宏观历史环境的急剧变化,致使两村不约而同的走上了衰败之路,呈现出封闭的态势,未能再现昔日的辉煌。 人地关系的紧张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人口与资源的关系,而且反映了人口增长的“制度空间”。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制度的变迁和人的发展问题,人口压力实际上也可以视为社会文化变迁的基本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