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场馆的小学生科学学习投入实证研究
【6h】

基于场馆的小学生科学学习投入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研究缘起

1.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2.寻求新学习场域,打造无边界学习的需求

3.评价场馆中科学学习的新思路

(二)文献综述

1. 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

2.学习投入及测量

3.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投入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场馆学习

2.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

3.学习投入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一、基于场馆的小学生科学学习投入理论研究

(一)理论基础

1.具身认知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

1.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特性

2.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形式

3.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二、基于场馆的小学生科学学习投入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思路

(1) 文献梳理

(2) 提出问题

(3)做出假设

(4)收集和分析资料

(5)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五)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调查法

3.观察法

(六)研究模型

三、研究过程与发现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1.项目分析

2.因素分析

3.信度分析

(三)正式问卷

1.正式问卷的结构分布

2.记分与解释

四、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投入差异分析与讨论

1.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投入现状分析

2.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的差异分析

3.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投入研究结果

(二)学习投入与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1.影响因素与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2.影响因素对学习投入的预测力

3.结果讨论

(三)影响学习投入的路径分析

1.假设模型的建构

2.假设模型拟合度检验

3.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4.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四)学习投入及其影响因素内容分析

1.学习投入

2.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五)小学生喜爱的基于场馆的科学形式分析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基于场馆的小学生科学学习投入

2.基于场馆的小学科学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3.小学生最喜爱的学习形式

(二)对策与建议

1.继续加大馆校合作力度,推动场馆中科学学习

2.开展专业培训,增强教师引导

3.增强小组互动,鼓励合作学习

4.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多样学习形式

5.构建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模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所研究课题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