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哲学中的'己'与'自'——以孔子、老子为例

摘要

作为代词的"己"、"自"二字,有同有异,"己"指向人,而"自"指向人与非人.己"的内涵统归于"主体性","自"的内涵统归于"自体性".先秦诸子哲学中,孔子多用"己",老子多用"自".孔子将"己"与"仁"、"君子"相联,强调"己"的道德实践、与之相应的方法论、"己-他"关系.老子以"自"类语词的形式呈现"道"、天地、万物(人和自然物)的存在状态,突出了人的存在过程、"自-他"关系.研究发现二人在视野和思想建构上的不同,但他们都重视对人的反思和相应的关系场域.研究的意义在于澄清学界的某些误区,提供哲学史以及相关研究的进路或切入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