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7第三届“地下水科学青年论坛” >重庆南川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碳运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重庆南川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碳运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的频频发生,CO2的排放和运移日益受到重视(Larson,2011).碳酸盐岩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库,岩溶作用与全球碳循环密切相关.大气CO2、土壤中植物根部呼吸以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CO2、碳酸盐岩的溶解是DIC的3个主要来源(Brunet et al.,2011).每年通过河流运输到海洋中的碳可达1×1015g·a-1,其中溶解无机碳(DIC)大约占40%(Ludwig et al.,1996;Amiotte-Suchet et al.,2003).尽管碳酸盐岩溶蚀消耗的CO2最终会因碳酸盐在海洋中沉积而被释放到大气中,岩溶作用也因此常被认为只是CO2的转移过程而不是大气CO2的汇(Curl et al,2012),但由于快速的岩溶作用以及碳酸盐岩较高的可溶蚀性,其对大气CO2浓度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Yuan,1997a,1997b;Cao et al.,2012).另外,岩溶作用消耗的CO2以溶解无机碳(DIC)的形式被河流运移到海洋中,在运移过程中,DIC被河流中水生植物转化为有机碳而储存在植物体中,从而增强了岩溶碳汇效应(刘再华等,2005;Liu et al.,2010;Zhang et al.,2015).然而,氮肥、酸雨以及富含硫的工业废弃物输入导致H2S04和HN03等外来强酸参与到岩溶作用中,对岩溶碳汇效应产生了干扰。并且受降水等因素影响,H2S04和HN03溶蚀碳酸盐岩后产生的C02,其赋存形式和运移方向不同,对岩溶碳汇效应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深入研究岩溶碳汇效应的影响因子及其影响机制,将有助于准确估算岩溶碳汇量,并对揭示自然界碳循环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