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的难点与方向

摘要

黑色素瘤是一类进展快、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尽管中国黑色素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差,生活质量低,传统治疗手段疗效有限,手术只能切除局部病灶,放疗仅提高局控率,化疗有效率低.因此,靶向治疗技术的出现,为黑色素瘤临床治疗带来了曙光.2011年,CTLA-4单抗Ipilimumab作为近20年来首个证实可显著提高晚期黑素瘤患者生存期的药物获得FDA批准,揭开了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研究的序幕;2012年,BRAF抑制剂Vemurafinib、Dabrafinib,以及MEK抑制剂Trametinib等相继问世,无论单药或者联合用药,均显著提高了BRAF突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2013年,PD-1与PD-L1单抗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完全缓解率(CR)和总生存期(OS),掀起了恶性黑色素瘤免疫靶向治疗的新高潮;2014年,PD-1单抗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作为突破性发展药物,先后获得FDA批准;2015年,Ipimimumab获得FDA批准用于Ⅲ期黑色素瘤辅助治疗,打破了大剂量干扰素α-2b对黑色素瘤辅助治疗近半个世纪的"统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