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八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躯体症状相关障碍共病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认知情绪调节、家庭功能对抑郁的影响

躯体症状相关障碍共病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认知情绪调节、家庭功能对抑郁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躯体症状相关障碍和抑郁症共病的人格特征、认知情绪调节、家庭功能对抑郁的影响. 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人格特质测量问卷、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家庭功能量表对89例躯体症状相关障碍和抑郁症共病患者(抑郁组)和71例躯体症状相关障碍非共病抑郁症患者(非抑郁组)进行人格特征、家庭功能、认知情绪调节因子分析,并探索某些因子交互作用对抑郁的影响. 结果:两组个性特征:神经质[(3.32±0.25)分vs.(2.21±0.14)分]、宜人性[(3.19±O.15)分vs.(3.38±0.33)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认知情绪调节:重新关注计划[(11.18±2.12)分vs.(9.88±3.36)分]、积极重新评价[(9.38±3.29)分vs.(11.56±3.23)分]、理性分析[(11.14±2.50)分vs.(9.45±2.23)分]、灾难化[(10.48±2.39)分vs.(12.17±1.55)分]、责难他人[(11.55±1.62)分vs.(10.40±1.80)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家庭功能:情感介入[(15.61±2.84)分vs.(18.41±4.04)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病抑郁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调节、家庭功能某些因子:神经质、宜人性、积极重新评价、责难他人、灾难化对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五个因子联合可以解释抑郁74.9%的变异,共病抑郁组积极重新评价与责难他人、宜人性与灾难化、积极重新评价与神经质、宜人性与责难他人、神经质与责难他人、灾难化与责难他人、积极重新评价与宜人性、神经质与灾难化的交互作用对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几组因子交互作用的联合可以解释抑郁65.4%的变异. 结论:躯体症状相关障碍共病抑郁症患者与非共病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调节、家庭功能有所不同,其中神经质、宜人性、积极重新评价、责难他人、灾难化分别为是否伴发抑郁的主要预测指标.神经质、宜人性、积极重新评价、责难他人、灾难化之间的交互作用更易预测是否伴发抑郁.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躯体症状相关障碍共病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