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希望之星学术研讨会 >海南岛晚二叠世大岭岩体岩石成因: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制约

海南岛晚二叠世大岭岩体岩石成因: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制约

摘要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海南岛大岭闪长质岩体形成于255.7±1.9Ma,锆石的εHf(256Ma)值为-4.7~-0.2,变化范围较大.计算结果表明,低εHf(256Ma)值锆石的εNd(256Ma)值为-5.6,这与岩体全岩εNd(256Ma)值(-5.8)以及海南岛中-新元古代结晶基底火成岩的εNd(256Ma)值(-7.42~-4.19)范围相一致;但高εHf(256Ma)值锆石的εNd(256Ma)值为-4.19~-2.25,明显高于岩体和结晶基底火成岩的εNd(256Ma)值,暗示存在一个来自相对亏损(εHf(t)>0)地幔源区的端元组分的贡献.结合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大岭闪长质岩浆很可能是相对年轻的富集交代岩石圈地幔来源的基性岩浆与中-新元古代结晶基底火成岩来源的酸性岩浆发生混合的产物.因此,壳-幔岩浆混合成因模式可以很好地解释海南岛大岭闪长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锆石微区Hf同位素组成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