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白云岩成岩-成藏系统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白云岩成岩-成藏系统

摘要

白云岩的形成机理是碳酸盐岩研究领域最复杂和最有争议的科学问题之一,自1791年提出“交代成因论”到现今的200多年时间里,围绕白云岩化形成环境、物质来源、作用阶段和成因模式等问题一直是地质学家探索的前沿难题。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勘探实践的拓展,众多国内外近期的研究成果,业已证明构造控制的、与热液作用有关的埋藏白云岩化成因模式,是形成白云岩储层的主要方式,目前已成为解释白云岩储层成因的主导模式。围绕埋藏白云岩化作用的热卤水来源与运移通道、交代期次、溶蚀路径,及其与之相关的油气充注、聚集、成藏过程等一系列密切相关的机理,已成为当今困扰勘探实践的重要基础地质问题,也是碳酸盐岩领域前沿的研究热点。同时,白云岩化流体来源、输导系统与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和交代过程,以及成岩系统与成藏系统在时空耦合上的匹配关系,更是当今石油地质学界最前缘的研究热点。本项目通过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白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白云石Mg(mol%)/Ca(mol%)比值和有序度特征,Sr, Fe, Mn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碳、氧、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多项地球化学指标对比研究,确定埋藏白云岩化作用是控制川东北-渝北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海相优质礁滩相白云岩储层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关键因素,白云岩化作用是在同一流体输导系统为主导因素的“成岩系统”中进行的,并具有多期次交代和溶蚀的演化特点,白云岩化流体来源于飞仙关组具有热卤水性质的海源地层水,因此,飞仙关组与长兴组白云岩储层在成因上属于同一“成岩系统”和同源流体埋藏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