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 >海河河口地带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与浮泥特性的关系

海河河口地带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与浮泥特性的关系

摘要

河口是盐水和淡水混合的区域,此处营养物质丰富,生物生产力大,生态环境多变迁.河口地带有一种特殊的泥沙现象称为浮泥,由于浮泥与航道港口回淤、河口海岸演变、航行水深利用、河口拦门沙的形成等诸多实际问题有关,因而引起了河流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5月在海河河口开展关于小型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调查期间,共发现线虫、轮虫、桡足类、介形类、双壳类、昆虫及其他节肢动物等7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小型底栖动物主要分布在0~10cm,特别集中在0~2cm,如子牙新河小型底栖动物密度在0~2cm的深度上达9051ind10cm-2,而蓟运河则达1851ind10cm-2.同一垂向分层上比较看,子牙新河小型底栖动物丰度远高于蓟运河.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泥沙颗粒中值粒径、含水量、起动剪切应力和容重均与小型底栖动物密度呈显著相关.表层大量小型底栖动物的活动会促进絮团之间接触和搭接,由此增加了刚度,使沉速减小,另外,某些种类体内含水量大,会对泥沙沉降、密实过程中的脱水有抑制作用,因此,小型底栖动物的存在对絮凝泥沙的沉降、密实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鉴于生物与泥沙絮凝之间研究的空白,本文建议对环境、泥沙和动物直接相互关系研究应受到河流管理者的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