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洞头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月际变化

洞头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月际变化

摘要

通过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对洞头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逐月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187种,主要由硅藻(143种)和甲藻(40种)组成,金藻、绿藻和蓝藻偶有检出。全年共发现20种优势种,其中硅藻16种,甲藻3种,蓝藻1种.浮游植物丰度、种类数、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月变化均较大。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显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子为溶解硅(DSi)、溶解无机氮(DIN)、氮磷比(N:P)、溶解无机磷(DIP)、硅磷比(Si:P)、盐度和温度.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和瓯江径流也是影响本海域浮游植物变化的重要因素:6~9月,台湾暖流影响较大,调查海域外海暖水性种类增多;其他各月闽浙沿岸流和瓯江径流影响较大,调查海域既有近岸低盐种类,也有半咸水、淡水种类.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近30年来洞头海域营养盐结构已经发生较大变化,表现为硝酸盐浓度急剧升高,由1981-1982年的12.89μmol/L升至2010-2011年的52.63μmol/L,N:P也由19.1∶1升至51.8∶1.同时浮游植物群落也有较大改变,表现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增加(由5.8×105cells/m×3上升至39.2×106cells/m3)和优势种的更替(由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向骨条藻Skeletorzema spp.演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