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在西方的传播特点

摘要

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中医药的对外传播的灵魂。未来发展任重道远。这些致力于中医药翻译、教学、临床的学者们对中医药传播的贡献巨大。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特殊的研究领域以及多样的知识结构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外学者对中医药的传播,更使我们备受鼓舞。由此切实体会到,可以通过多学科、多角度去发展和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大多数研究中医药的西方学者,并非仅仅是单纯的中医药领域的专家,他们有的是研究人类学的专家,如Judith Farquhar 和Francesca Bray;有汉学家,如德国的文树德教授;科技史学专家,如美国的席文(Nathan Sivin)、英国的李约瑟(Joseph Needham);还有主要从事翻译教学领域的专家,如班康德(Daniel Bensky)、Bob Flaws 等,他们的著作现都被定为美国中医院校教材使用。中医学本身与科技、社会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有人文精神的体现,因此多学科交叉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新模式。当以科学的研究方法走不通的时候,我们是否能用人类学方法、从科技史、宗教、哲学等领域研究中医药文化?这是值得思考的。我们的对外传播自我意识明显,也许正是由于文化差异,我们很难站在西方人的角度上去选择信息,只是单方面地从我们的角度去传播中医药文化,从而造成传播的信息不对外国的口味,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发挥他们文化背景优势和语言优势以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是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