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 >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摘要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而农地非农化又是这一矛盾的焦点,合理地调控农地非农化需要掌握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本文从影响土地资源部门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发,从供需平衡和制度调整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供给的因素包括土地利用比较效益、土地非农化收益分配和耕地资源禀赋,需求的因素包括人口和投资,制度的因素包括土地产权、政府管制、地方政府管制应对和土地市场配置制度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应用1995-2001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是农地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土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和耕地资源禀赋是推动农地非农化的基础因素;地方政府的收益以及地方政府的管制应对与农地非农化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与农地非农化的面积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