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七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 >北京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征治疗现状及前瞻性预后注册研究

北京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征治疗现状及前瞻性预后注册研究

摘要

目的:急性心力衰竭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负担.本文主要研究北京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征、诊断治疗、短期及长期生存情况.rn 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于北京14家医院(其中10家三甲医院,4家二甲医院)急诊科连续登记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疾病史,诊断、治疗、预后,正在进行短期及长期随访.将所有信息都录入网络数据库.rn 结果: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共333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平均年龄67.36(±15.88)岁,其中70岁以上51.45%,男性53.2%,汉族97.51%。常见病因构成是:冠心病(43.3%),高血压(17.3%),心肌病(16.1%),瓣膜性心脏病(10.3%)。最常见伴随疾病是:高血压(59.5%),冠心病(50.7%)和糖尿病(30.1%)。所有患者中NYHAⅢ—Ⅳ级2922 (87.7%)例;平均收缩压134.21(±30.76)mmHg,平均心率98.44(±26.08)次/分,平均左室射血分数44.73(±14.90)%、NT-proBNP中位数4920.1(2425.7;10324)pg/ml。急诊科治疗现状:静脉用血管扩张剂(75%)、静脉用正性肌力药(33.3%)、静脉/口服利尿剂(85.7%)、f3受体阻滞剂(31.1%)、ACEI/ARB(25.9%)、螺内酯(33.7%):急诊科治疗时间中位数38(12;96)小时,所有患者中1849例(55.4%)住院继续治疗、1324例(39.7%)好转出院、162例(4.86%)急诊科内死亡。rn 结论:北京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冠心病为首要病因,最常见伴随疾病是高血压,改善预后药使用比例较低。下一步研究可结合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也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中心参与,并推广指南推荐治疗以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