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交流会 >精细油藏描述在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分层加密调整中的应用

精细油藏描述在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分层加密调整中的应用

摘要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低孔、特低渗透、微裂缝发育的厚层状砾岩油藏,沉积厚度80~815m,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段,平均有效孔隙度11.0%,有效渗透率1.2mD。rn 含油面积41.6km2,地质储量8958x104t。1979年采用反九点法面积井网试验开发。经历了1984-1987年一次加密和1991-1995年二次加密,井距从780m加密到380m。1996—2002年实施了以提高注水效益和油藏地层压力、减缓递减为目标的综合治理,采油速率保持在0.7%左右,年油量综合递减控制到8%以内。因对油藏地质模型、油藏是层状还是块状、水驱模式以及裂缝的分布和作用等认识不够,多数油井见效差,采油速率及最终采收率仍较低,油藏有效厚度大、储量丰度高的潜力远得不到发挥。2001-2002年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完成了小面元三维地震、储集层描述、注水效果评价、数值模拟等研究,研究认为油藏为具层状特点的块状砾岩油藏,注水水驱应以层状水平驱模式为主,裂缝对注水影响有限,层段间干扰不明显,经过深入分层加密调整可行性、井网井距研究,2003年开始为期3年的分层加密调整。截至2005年8月,分层加密调整共完钻489口,累计产油162.1x104t,累计注水116.6x104m3,油藏年产油量由2002年的43.12×104t上升到2004年的96.22x104t,年平均采油速率由0.48%提高到1.07%,综合含水则由50.7%下降到42.6%。标定可采储量增加667.4x104t,采收率由18.3%提高到25.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