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坛 >发展沙产业是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农牧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肉苁蓉人工接种及产业化的研究

发展沙产业是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农牧民致富的有效途径——肉苁蓉人工接种及产业化的研究

摘要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早在1984年创建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其核心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创造财富”,即可理解为:绿化—转化—产业化.那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已历时五年,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规律、资源基础和特色产业也逐步有所了解和掌握.以科技为支撑,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沙产业、草产业,要求科技项目的实验示范和推广能实现有重点的支持.另一方面,“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之后,当地农牧民转产、就业等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把沙产业、草产业当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后续主导产业,要把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把生态建设与农牧民增收、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rn 从目前看,本研究认为只有采取沙漠治理与建立肉从蓉栽培基地相结合,才能解决这一紧张状态,即种植梭梭等沙生植物,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同时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栽培技术方法种植肉从蓉,合理而科学地进行采挖,这样既提高了生态效益也增加了农牧民的经济收入,是实现富民、治沙、环保三结合的一条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