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活用治疗情志疾病一例

摘要

介绍一例患者,赵某,女,45岁。2014年3月2日初诊。患者主因“全身反复起疹伴瘙痒1月,加重3天”就诊。刻下症:全身酸痛,夜间口干口苦,心烦。无恶寒发热,无汗出异常。月经调,眠安,小便可,大便溏。患者体型偏胖,舌暗红苔薄黄,脉细。皮肤科情况:全身散见淡红风团样红斑,压之褪色,双上睑红肿明显。辨证为饮郁于内,复感风寒。治以宣肺散寒,清热化湿。予越婢加半夏汤。具体药物为:麻黄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9g,生石膏15g,清半夏9g。7剂,水煎服。嘱患者忌食生冷、粘滑、酒酪、肉面、五辛、臭恶等物。2014年3月9日二诊:患者双上眼睑水肿已消,皮疹减少,全身酸懒好转。诉因亲人去世,近三月对任何事情兴趣低落。服药后不知不觉情绪大大好转。近3日咳嗽,咳黄白粘痰,咽干,无恶寒发热,无咽痛咽痒。纳食可,平日有恐高症,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脉细。辨证为余邪入里,痰热互结。予半夏厚朴汤合温胆汤加减,方药为:苏子15g,清半夏10g,厚朴10g,茯苓15g,生姜10g,竹茹10g,枳实10g,陈皮10g,炙甘草5g,桔梗5g。7付,水煎服。2014年3月14日三诊:情绪如常,身痒及其皮疹减轻,咳嗽较前好转,纳眠可,二便调,舌涩,无口干口苦。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予其上方继服7付,诸症消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