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诗文背诵促进语言积累

摘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这充分说明背诵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背诵优秀诗文,毋庸置疑对学生增长语文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起着良好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一时期,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背诵,特别是课堂上有指导的背诵练习,几乎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而被人们拒之门外,仿佛一提背诵就是老套做法,就是违背课改新理念,就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rn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知道学生反复诵读,培育语感,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其实,对诗文的理解也不是通过老师的一次、两次讲解就能完成的,往往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回顾和品味。所以笔者认为对诗文的背诵学生能达到朦胧理解即难能可贵,因为随着他们阅历、知识的增长,这种朦胧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久而久之,内容与理解便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也就水到渠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