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前的中国少数民族史学

摘要

先秦少数民族史学,主要为口传历史,在先秦典籍中也有一些涉及少数民族史事的记载,因系转相传述,故难详日月,甚至失实。楚人史学在先秦独树一帜,尤以屈原的《天问》体现了其对历史的理性思考。汉代,匈奴、白狼等民族以汉文撰写其文献,有一定的历史意识。《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构建了早期的民族历史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诸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其历史意识大为增强,撰写出一批以少数民族为对象的重要历史著述。南方和西域民族以民族文字撰写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献。彝族史家举奢哲还提出史学三要,是古代史学理论的经典之说。隋唐五代,少数民族史家在皇朝主流史学队伍中占有重要位置。回鹘、吐蕃、傣等族以民族文字撰写出人物传记、民族史书及重要史料。汉族官员、僧侣、学者写出了一些少数民族的专门著作。《通典·边防门》是唐代民族史传的总结之作。纵览宋以前少数民族史学的状况,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史学从产生到初步发展的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