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 >西夏史研究与文献整理——一个民族史学工作者的自述

西夏史研究与文献整理——一个民族史学工作者的自述

摘要

本文通过八个小标题讲述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忍着人间奇耻大辱,几乎同所有不幸者离开人间同一处境下的幸存者。他用亲身体会和亲眼所见的事实,讲述着一个治史工作者的艰辛历程。尽管前途渺茫,也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为了用史学理论来武装自己头脑,他选编了《中国历史问题研究论文集》,成为宁夏大学第一部出版物。不仅武装了自己,而且对当时历史研究和教学均有学习和参考的重要意义。尽管有了理想,也用历史学理论武装了头脑。但是研究西夏历史,不懂西夏文字等于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不懂汉字同一道理,只能吃人家“嚼过的馒头”,根本无法超越前人,仍然在汉文文献里游荡,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因此必须攻破西夏文这一难关。但是在宁夏,既无资料,也无人指导,只好靠自己去奔波了。当我了解西夏文从诞生(1036年)至今(1960年)近千年(924年)还没有见到当代人编修的字典。唯一一部《西夏语文学》还是原苏联西夏学鼻祖聂历山的手稿和十篇论文集结而成。尽管它荣获原苏联最高文学奖-列宁奖金,但宁夏无此书,欲购得需自治区党委书记批、外交部审,然后再经中国进出口图书总公司,方能得到。迫使我决心自己动手,从现有得西夏文献中去搜集资料,自己编撰一部《夏汉字典》。经过26年的努力,终于编成,并于2002年荣获国家社会科学最高奖——吴玉章奖。顾颉刚先生说:要写好通史,必先做断代史研究,“使其精力集中于某一时代,作专门而精湛的考证论文”。为此,我作了《试论西夏党项羌族的来源与变迁》、《试论西夏社会性质》、《论西夏与宋的关系》、《西夏国名辨》、《西夏皇帝称号考》、《西夏官印考释》、《西夏遗民调查记》等论文,集结成册,名日《西夏研究论集》,1983年出版。1984年荣获宁夏社会科学一等奖。要写好《西夏通史》,非一人之力,必须团结国内的西夏专家,分工合作。为此我邀请了北京、南京、甘肃、陕西、内蒙古及我区等省市的西夏学者参加,经九年努力,终于2005年出版,荣获宁夏社会科学一等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