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变性侧凸特征与意义

摘要

目的: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主要导致侧凸节段腰椎椎管形态改变、椎管容量减少,引起关节突关节形态变化并伴有神经根压迫症状。本研究主要涉及神经根受累与侧凸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节段关节突关节角度的变化情况研究腰椎退变性侧凸神经根受压及关节突关节形态变化的临床特点与意义。rn 方法:本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72例,其中包括35例男性和37例女性,平均年龄71岁(54-85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下腰痛症状,尤以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可缓解。经严格的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COX-2抑制剂药物治疗、理疗无效后入院。64例(88.9%)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57例(79.2%)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另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57岁(38-63岁)。回顾72例DLS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确定受累神经根与侧凸类型之间的关系,同时应用CT轴向扫描关节突关节,测定L3-S1关节突关节的角度和观察关节面形态。rn 结果:72例患者中,64例出现间歇性跛行,57例表现为腰背痛、间歇性跛行和根性痛症状。L3,L4主要以脊柱侧凸凹侧受压(68.3%)为主;L5,S1主要以脊柱侧凸凸侧受压(60.1%)为主。L3/4节段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为37%,L4/5节段为83%,L5S1节段为64%。腰椎退变后发生侧凸可能发生在左侧凸,也可能右侧凸,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右侧凸明显多于左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退变性腰椎侧凸中,L4,L5神经根受压明显较L3,S1常见。28例(39%)在侧凸凹侧出现L3,L4神经根受压症状;13例(18%)出现侧凸凸侧L3,L4神经根受压症状。16例患者(22%)在侧凸凹侧出现L5,S1受压:31例(43%)在侧凸凸侧出现L5,S,神经根受压症状。结果表明,L3或L4更可能在侧凸的凹侧受压,而L5或S1更可能在侧凸的凸侧受压。同时,本研究表明,L3,L4节段脊柱侧凸的角度明显大于L5,S1节段,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腰椎节段关节突关节方向,由上到下,角度逐渐加大。腰椎侧凸组L3/4节段与对照组基本相同。L4/5及L5/S1节段两侧关节突关节角度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往往伴有椎管狭窄,出现典型的神经根性疼痛和神经源性间歇性跛性症状。在伴随有神经根性症状的DLS患者中,右侧凸明显多于左侧,并且L3或L4更可能在侧凸的凹侧受压,而L5或S1更可能在侧凸的凸侧受压;不同节段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存在差异,并且与腰椎侧凸严重程度呈明显相关性。随着基础与临床治疗的发展,有关腰椎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正在逐渐完善。在DLS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关神经根相关症状及相关致压因素的确定是必要的。而不同节段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与腰椎侧凸严重程度呈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