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GP73联合GPC3检测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GP73联合GPC3检测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

目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 lular carcinoma,HCC)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但较低的敏感性使得学者一直在寻找更新、更特异的HCC肿瘤标志物。联合多个有效肿瘤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弥补AFP诊断HCC的不足,从而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本实验研究高尔基体糖蛋白(GolgiProtein-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P73、GPC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对HCC患者进行随访,探讨移植术后患者生存期情况与两指标的关联性。rn 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HCC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中GPC3、GP73的表达,分析两个指标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在HCC诊断中的意义。用Kaplan-Meier法分析60例患者的累积生存率,采用10g-rank检测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rn 结果:GP73在HCC癌组织中较高表达61.7%(37/60); 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3.3%(20/60); 20例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甚少,阳性表达率为5.0%(1/20):与正常组及癌旁组相比,肝癌组GP73阳性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其上调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AFP水平、肿瘤直径、结节数、血管浸润无关,而与病理Edmondson Ⅲ-Ⅳ级、合并肝硬化相关。GPC3在上述三组中的表达也有显著差异。肝癌组中GPC3高表达80.0%(48/60); 癌旁组中阳性表达率1.7%(1/60); 正常肝脏组织中未见表达。GPC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GP73、GPC3联合检测,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8.3%(53/60)。60例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5.0%、48.3%、33.4%。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管浸润与预后呈相关趋势,与GP73、GPC3表达及上述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rn 结论:GP73、GPC3在HCC中较高的阳性率,使其很有可能成为新的HCC病理诊断标志物。GP73表达与病理分级及合并肝硬化有关,提示其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某种作用。两者联合检测诊断HCC的高阳性率,显示了联合检测更有助于肝细胞肝癌的诊断。GP73、GPC3表达与患者预后无关,血管浸润可能影响患者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