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发泡陶瓷

发泡陶瓷

发泡陶瓷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101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建筑科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6325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湖北理工学院学报、非金属矿、佛山陶瓷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首届建筑卫生陶瓷质量大会暨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全国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新技术成果推广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与新型绿色建材新设备应用推广交流会等;发泡陶瓷的相关文献由125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国涛、杨景琪、江峰等。

发泡陶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6325 占比:99.93%

总计:176450篇

发泡陶瓷—发文趋势图

发泡陶瓷

-研究学者

  • 张国涛
  • 杨景琪
  • 江峰
  • 郑树清
  • 吴至勇
  • 袁细宝
  • 邓波
  • 伊惠敏
  • 戴永刚
  • 朱祥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维清; 张杰; 朱欣宇; 朱阳戈; 黄阳
    • 摘要: 以四川某钒钛磁铁矿浮选尾矿、长石尾矿和高岭石型硫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轻质发泡陶瓷。基于原料化学成分分析进行物料配比、磨矿细度、SiC用量试验及L_(16)(4^(4))烧成制度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选试验质量配比为:钒钛磁铁矿尾矿30%、长石尾矿50%、高岭石型硫铁尾矿20%,外掺发泡剂碳化硅质量分数0.4%。确定最优烧成制度为:升温速率5°C/min,烧成温度1 150°C,烧成时间10 min,降温速率10°C/min。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发泡陶瓷表观密度为463.8 kg/m^(3),抗压强度达到3.16 MPa,体积吸水率为1.67%,为尾矿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 潘红; 麦俊明; 高子栋; 张建茂; 陈瑞稼
    • 摘要: 以花岗岩锯泥为主要原料,外掺SiC发泡剂,采用粉末烧结工艺方法,通过粉磨预处理、搅拌混合、压片成型、高温烧结等工序制备了一种发泡陶瓷多孔保温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SiC发泡剂掺量、保温时间对发泡陶瓷多孔保温材料平均孔径、气孔率、表观密度、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SiC发泡剂外掺量为1%,烧成温度为1170°C,保温时间为30min烧成的发泡陶瓷多孔保温材料的性能最优,其气孔率为55%,平均孔径为2.5mm,密度为473kg/m^(3),抗压强度为1.65MPa。
    • 赵绘婷; 刘振; 董龙浩; 马磊; 谢梅竹; 王鹏晓; 肖进彬
    • 摘要: 分别以煤矸石、石英砂、花岗岩、大理石等硅酸盐质废料为主要原料,以钾长石、Na_(2)B_(4)O_(7)·10H_(2)O和NaOH为助溶剂,Na_(2)CO_(3)和SiC混合为发泡剂制备发泡陶瓷。采用热分析分别确定混合料烧结温度区间,XRD、SEM等方法对所制备发泡陶瓷进行表征,并探究该配方体系的发泡机理。结果表明,以煤矸石、石英砂、花岗岩、大理石等硅酸盐质废料在此配方体系下,均可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制备出性能较好的发泡陶瓷。以Na_(2)B_(4)O_(7)·10H_(2)O和NaOH为助熔剂,在较强碱性体系下能有效降低发泡陶瓷烧结温度。同时,在此烧结温度下,发泡剂Na_(2)CO_(3)和SiC协同作用,使发泡陶瓷形成大小气孔相间的封闭孔结构。
    • 雷玥; 周建兵; 刘力志; 唐鸣放; 冯驰
    • 摘要: 导热系数是建筑材料最重要的热工性能之一,其准确性对分析围护结构和建筑整体的热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双试件防护热板法对不同密度的发泡陶瓷试件进行测试,通过分析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结合密度与导热系数的关系,对测试值进行拟合和修正。结果表明,发泡陶瓷的导热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修正前后各组试件导热系数的差异高达13%~20%,其误差必须被修正。修正后同一密度下各试件导热系数的差异显著降低,最大仅为5.55%。此外,双试件防护热板法可在修正后用于两侧试件不同时的导热系数测定。
    • 潘红; 王瑾; 高子栋; 陈瑞稼; 张晓雅
    • 摘要: 以花岗岩锯泥为主要原料,外掺Si C发泡剂,采用粉末烧结工艺方法,通过粉磨预处理、搅拌混合、压片成型、高温烧结等工序制备了一种发泡陶瓷多孔保温材料;研究了赤泥、硝酸钾、氧化钙及磷酸氢二钠掺量对发泡陶瓷多孔保温材料平均孔径、气孔率、表观密度、抗压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确定工艺参数条件下,SiC发泡剂掺量为1%时,赤泥、硝酸钾及氧化钙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0%、2%和1%,磷酸氢二钠对发泡陶瓷多孔保温材料的性能无显著影响。
    • 程春宏; 邢军; 仝海伟; 马征宇; 孙晓刚; 邱景平
    • 摘要: 本文利用煤矸石为主要原料,以高温熔融法制备发泡陶瓷,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来研究烧结制度对发泡陶瓷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综合分析得出最优烧结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对发泡陶瓷抗压强度和体积密度影响由大到小的烧结制度参数排名均为烧结温度、预热温度、预热时间、烧结时间;对发泡陶瓷导热系数影响由大到小的烧结制度参数排名为烧结温度、烧结时间、预热温度、预热烧结。最优烧结制度为预热温度550°C,预热时间20 min,烧结温度1150°C,烧结时间80 min,在此烧结制度下制备的发泡陶瓷抗压强度为5.13 MPa,体积密度为461 kg/m^(3),导热系数为0.184 W/(m·°C),符合《发泡陶瓷隔墙板》(T/CBCSA 12—2019)中当发泡陶瓷的密度范围为420~480 kg/m^(3)时的产品标准。该研究成果为我国综合利用煤矸石提供了有效参考。
    • 赵绘婷; 董龙浩; 谢梅竹; 马磊; 肖进彬; 刘振
    • 摘要: 以煤矸石、钾长石为主要原料,四硼酸钠和氢氧化钠为助熔剂,Na_(2)CO_(3)和SiC为混合发泡剂,制备发泡陶瓷。考察了煤矸石掺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发泡剂掺量等工艺参数对发泡陶瓷表观密度、孔隙率、导热系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掺量为50%,发泡剂掺量为7%,烧结温度为925°C,保温时间为60 min时,制备的发泡陶瓷综合性能最佳。其表观密度为463.4 kg·m^(-3),孔隙率为80.6%,抗压强度为3.0 MPa,导热系数为0.1421 W·m^(-1)·K^(-1)。XRD结果显示,发泡陶瓷物相有石英、霞石和钠长石;SEM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发泡陶瓷内部由封闭独立的大气孔与微小气孔组成,孔壁内存在的微小气孔进一步提高了发泡陶瓷的孔隙率。
    • 胡锐; 张韬; 程飞飞; 楼晓刚; 韦凯; 卢庆阳
    • 摘要: 对萝北某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矿等石墨采选固废进行物化性能分析和发泡陶瓷的制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采选固废具有与发泡陶瓷原料相似的化学成分,是一种较好的发泡陶瓷原料;以选矿尾矿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采矿废石,同时配入一定量的高岭土和长石,可以获得适用于制备发泡陶瓷的原料;当选矿尾矿、采矿废石、高岭土与长石质量比为65∶15∶15∶5时,发泡陶瓷的表观密度为536 kg/m3,抗压强度为7.12 MPa,导热系数为0.32 W/(m·K),可以达到T/CBCSA 12-2019《发泡陶瓷隔墙板》中500密度标号的指标要求;同时,加入滑石可以拓宽发泡陶瓷的烧成温度范围,进一步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
    • 成思静; 戴英; 裴新美
    • 摘要: 发泡陶瓷保温板是一种新型隔热保温建筑材料。在发泡陶瓷配方中引入莫来石颗粒(粒径为0.10mm~0.15 mm)强化发泡陶瓷,分析了莫来石引入量对发泡陶瓷保温板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莫来石的引入使得发泡陶瓷保温板中出现堇青石相。当莫来石引入量≤4 wt.%时,堇青石相含量随莫来石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莫来石引入量≥6 wt.%时,堇青石相含量不再增加,同时出现莫来石相。当引入适量的莫来石时,保温板中同时存在堇青石晶须与莫来石颗粒,晶须增强与颗粒增强共同作用,成功制备出低密度、高强度、高孔隙率的发泡陶瓷保温板。当莫来石引入量为8 wt.%时,抗折强度最高可达9.33 MPa,体积密度为0.80 g·cm^(-3),气孔率为77.86%。
    • 温奥宁; 李来时; 梁瑞涛; 赫丽米古丽·库尔班; 王昱征; 吴玉胜
    • 摘要: 氧化铝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赤泥的排放和堆存量持续增加,我国每年排放赤泥上亿吨。本文利用赤泥和页岩制备发泡陶瓷,研究了赤泥和页岩配比、烧结温度对发泡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赤泥利用量为30%,页岩为70%的时候,添加0.5%的发泡剂,在发泡温度1220°C下保温30 min,得到的样品性能最优,其样品容重为379 kg/m^(3),样品的物相主要为长石类矿物和赤铁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