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反训

反训

反训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专利文献40053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青春岁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反训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小平、朱俊晓、王长富等。

反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0.38%

专利文献>

论文:40053 占比:99.62%

总计:40206篇

反训—发文趋势图

反训

-研究学者

  • 金小平
  • 朱俊晓
  • 王长富
  • 黄金贵
  • 龙德银
  • 万献初
  • 刘忠华
  • 司章成
  • 吴兰兰
  • 周复纲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杨琳
    • 摘要: 简单地说,反训是一个词具有两个相反意义的词义现象,但细究起来,具体情况相当复杂。比如怎样界定意义的相反?相反的意义必须是共时还是历时也算?共时和历时如何区分?是独立的义位还是临时的语境义?独立与临时如何判定?是同一词的引申义还是外来寄生义?是词还是词组?等等。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本就莫衷一是,若落实到一些具体词语,就难免见仁见智了。《金瓶梅词话》中的反训词可从成因的角度分为六种类型:行为目的不同造成的反训、反语造成的反训、同一行为涉及两端造成的反训、行为的受事及与事不同造成的反训、焦点效应造成的反训、不同义位引申造成的反训。原则上,反训指一个词自身引申而产生的两个相反相对的词义的现象,但鉴于反训具体情况的复杂性,选取讨论对象时宜从宽不从严,这不仅对正确理解古代相关文献有实用意义,而且对深入考查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有益处。
    • 张丽
    • 摘要: 《古汉语反训集释》一书收录了 505个常见的"反训"之例,包含名物、动作、性状和虚助四类,具有数量大、分类细的特点.文章认为"一个词具有两个相反意义的语言现象"用"反义同词"比"反训"这个训诂学术语更恰当,在此基础上排除《集释》中的因假借和通假造成的"反义同词"现象、已分化出反义同源字却仍与之互相通者、义反而不相因者、因与反义之词组合而产生相反之义者、语气词和生冷孤僻的"同词反义"现象.最终获得179个真正意义上的"反义同词".文章借助认知语言学的"ECM认知模型(Event Cognitive Model)"对这些符合条件的例字进行分析,最后对"反义同词"现象形成的原因及规律进行总结.
    • 刘飖
    • 摘要: "出都"在魏晋南北朝文献中经常出现,谓赴京都.在唐代,"入京"变成了一个新的习语,代替了魏晋习语"出都".五代时期,"出都"有表示"离开京都"的含义.宋朝时期,"出都"已经变为了"离开都城"的习惯用语了.自五代后至清代,乃至当今,"出都"已经是"离开都城",不再是"来到都城"."出都"这一习语作为"去往京都"含义已经消失了,并且被"入京"一语所取代.由于受汉语语言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制约以及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对语言严密准确的要求等影响,反训两个相对义项中的一个渐渐自然消亡了,只保留下一个义项使用,这样汉语的表达和理解都更加准确了.
    • 陈菡
    • 摘要: 提举、扔掷二义对立相反,构成了“提”的反训.“提”一词如何兼具相反的两义,换言之,“提”之扔掷义是如何获得的,这是值得探讨的.文章旨在辨明“提”之扔掷义是由提举义引申而来,引申路径即一个动作行为义可分别向与之前后相连的两个动作行为方向上进行引申;举以“携”“扦”“抱”“摽”“扔”等相关词例,进一步论证了该词义引申路径的普遍性;又分别据“提”在元明清俗文学中的使用情况和“提”的古汉语文献用例,再次论证了该词义引申路径的合理性.
    • 陈菡
    • 摘要: 《古汉语反训集释》收录了五百余条反训实例,具有重要的材料价值,然其中确有误为反训者.对"啻""中""遑"三例加以考辨,指出其释义之误原皆起于古人误解,后人不加详察,辗转相引而得留存于文献,今人搜辑选用时,未能审慎待之,以致沿袭其误,更据之误判为反训.准确理解和把握材料是科学研究的基石,这在今天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张子帆
    • 摘要: 黄侃先生批注《尔雅义疏》提出了"相反为训"的观点并论证了十数例反训字.笔者前文《黄侃手批所见"相反为训"》认为"反训"不可信,更非训诂条例,一词兼有相反二义一般也不存在.本文在前文基础上增补六则例证.
    • 马进勇
    • 摘要: "反训"问题自东晋郭璞提出以来,争议历千年而不衰.学术界至今仍未能就其中的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只有探明"反训"现象的成因,正本清源,才能认清所谓"反训"的庐山真面目.结合清代以来诸多学者的相关考述,佐之以具体语料分析,探究"反训"之成因,论证所谓的"反训"现象其实主要是前人在未能厘清一些词语的词义演变轨迹情况下而进行的一种误读误解.
    • 吴瑞东
    • 摘要: 古汉语中"如"训"不如"和"敢"训"不敢"等"某"训"不某"的非常规用法常常会被误解为顾炎武提出的"古人多以语急而省其文".然而,"语急省"之说其实并不符合语言规律.例如,"如"训"不如"的用例常出现在表示给对方建议对话中,这时"如"应理解为"哪里比得上""怎能比得上",是一种语气较弱的反问句.另外,由于反问句中"岂敢""其敢"经常连用,"敢"逐渐吞并语气副词"岂""其"的语义,并借助语境因素,自身产生了表疑问的意义,进而与"不敢"义联系起来,但也不能简单地训"敢"为"不敢".
    • 孙远滨
    • 摘要: 自"反训"产生以来,学界对于它的来源、性质、成因以及有无等问题,争论激烈,并没有定论.现在学界对于什么是"反训"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反训"是训诂手段的一种,从某个词的反面找依据,找反义词来解释本词.第二种看法则是"反训"既然有正反两种意义,符合词的特征,它应该是词汇现象.第三种看法认为"反训"不科学,是不可信的.所以要想证明"反训"是否存在,应当从训诂学方面和词汇现象两个角度来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