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速率常数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6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6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85774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山东化工、水处理信息报导、环境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第七届海峡两岸材料腐蚀与防护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2009年学术会议等;反应速率常数的相关文献由98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景文、李宗和、李雪花等。

反应速率常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6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5774 占比:99.82%

总计:186114篇

反应速率常数—发文趋势图

反应速率常数

-研究学者

  • 陈景文
  • 李宗和
  • 李雪花
  • 乔显亮
  • 方德彩
  • 牟玉静
  • 蔡邦宏
  • 仲维清
  • 余训爽
  • 刘若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芳; 张蕊; 张晶鑫; 麻宏亮; 袁晓霞; 张宸赫
    • 摘要: 目的研究对火工品适用的温湿度加速模型,以及加速系数计算程序,获取准确的温湿度加速系数外推公式。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使用的各种双因素加速模型的适用性,确定火工品适用的温湿度加速模型,采用免费自由的开源统计分析软件——R软件,对通过加速试验获取的某点火头2种温湿度加速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进行单组数据拟合和多组数据拟合两种温湿度加速老化算法的开发,并且对2种算法、3种寿命分布下寿命外推的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定了Peck模型适合用于火工品的温湿度加速模型,获取了某电点火头对应的温湿度加速系数和湿度项反应速率常数。结论基于多组数据拟合的温湿度加速老化算法,比基于单组数据拟合的温湿度加速老化算法对试验数据的兼容性好。3种寿命分布中,Weibull分布的加速系数计算结果最保守。
    • 蒋建方; 祁生金; 姜杰; 刘秋均; 冯章语; 初振钰
    • 摘要: 酸液的缓速性是影响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关键因素,是优选酸压工作液的重要依据。采用旋转岩盘进行了普通盐酸、胶凝酸和乳化酸与伊朗雅达油田Sarvak储层灰岩岩心的酸岩反应实验,构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和变温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普通盐酸的反应速率明显快于胶凝酸和乳化酸,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显著,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而相同反应温度下,乳化酸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比胶凝酸与普通盐酸小1和2个数量级,同时乳化酸的反应级数最大,现场配液时需要考虑酸液浓度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酸液浓度相同时,乳化酸的反应活化能最大,其次为胶凝酸,普通盐酸的最小。乳化酸与胶凝酸的缓速性相对较好,预测其有效作用距离更大。
    • 王之墨; 谢长建
    • 摘要: 本文基于精确的势能面,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H(^(2)S)+NO(X^(2)Π)→N(^(4)S)+OH(X^(2)Π)反应的动力学.对碰撞能量为2.00~2.80 eV,计算了反应的总反应积分截面,发现它随碰撞能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特别地,在碰撞能为2.40~2.57 eV时,计算的反应截面与实验结果吻合.此外,计算得到的反应速率常数也与实验匹配.在碰撞能为2.57 eV时,通过对反应轨线的分析,发现该反应由非直接反应主导(是直接反应的1.4倍),揭示了反应在高碰撞能量下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 林洁丽; 霍敏贤; 潘坤贵
    • 摘要: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课程中常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等浓度下的皂化反应速率常数,通过测量不同反应时间下的电导率,再根据二级反应特点,找出反应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然后处理数据给出反应速率常数,发现误差与处理数据的模型有关。本文为了说明不同误差的原因,能够更清晰比较各种处理模型的特点,详细推导了五种处理模型的拟合公式,并用其分别处理5组平行实验数据。其中四种模型是建立在电导率与浓度是线性关系的基础上,包括非线性拟合和线性拟合,其处理数据的反应速率常数相对误差都较大,在65.16%到138.11%之间,而建立在电导率与浓度是非线性关系的基础上的第五种模型,用数值法处理数据,发现其误差最低,平均值为23.95%。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模型处理的结果,指出学生处理实验数据时需要根据实验情况而选择合适的拟合模型的必要性。只有选择合适的拟合模型才能得到较准确的反应速率常数
    • 左路; 胡玮; 钟欣欣
    • 摘要: 动力学信息作为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关键因素,以反应速率常数形式呈现于速率方程组中,而如何估计反应体系的速率常数则是化学动力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反应微分方程组速率常数矩阵的结构性特征,借助于矩阵特征体系可以建立利用有限的实验反应路径估计动力学信息的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克服反应体系的高耦合性与高维度造成的计算困难,而且提供了描绘及预测反应体系宏观行为的几何视角.
    • 王慧婕; 陈志萍; 杨晓峰; 孙振豪; 刘海清
    • 摘要: 氨(或胺)常被用作液相还原法镀铜或制备铜纳米线的还原剂,但氨(胺)对铜离子还原过程及动力学的影响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计时电量法测定了硫酸四氨合铜溶液中不同温度下在不同阶跃电位时Cu(NH3)42+还原为Cu的反应速率常数,进而求得标准速率常数K0(4.12×10-5m·s-1~7.33×10-5m·s-1)及表观活化能(23.60 kJ·mol-1).所得参数为研究氨(胺)对铜离子还原反应影响规律提供基础数据,并可为铜纳米线制备过程中长径比的调控提供参考.
    • 王金虎; 唐欣; 王文; 范立群
    • 摘要: 本实验旨在用旋光法精确探究温度对蔗糖反应速率及活化能的影响.两个浓度的盐酸结果表明低温时线性拟合明显好于高温条件下,并且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都成一定规律变化,为今后同类动力学反应操作条件优化提供参考信息.
    • 刘友舫; 吴卫林; 郭鹏飞; 胡长江; 高铭政
    • 摘要: 通过改变铬渣的粒径大小,在固相条件下将含铬废渣中的六价铬解毒后稳定化处置.研究了不同温度、pH、铬渣目数、含水率和初始浓度对研磨屑还原六价铬的反应动力学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在pH=2~5,研磨屑与六价铬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pH为2时,速率常数是pH为3、4的1.63、2.47倍;铬渣粒径对反应体系的影响较为明显,R2大于0.98;目数为150目时,还原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目数为10、50目的12.1、4.8倍;在初始pH相同的条件下,体系含水率越高,还原剂研磨屑与含铬废渣粉末混合越均匀,固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不同六价铬初始浓度的反应体系中,在铬粉目数相同的前提下,反应速率随六价铬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pH=3、含水率45%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为35°C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20°C、5°C的1.68、5.11倍.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建立六价铬固相还原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方程.
    • 李靖; 李源遽; 李朋朋; 周世新; 陈克非; 张臣; 孙泽祥
    • 摘要: 深层、超深层中有机酸的分布特征及其热稳定性对储层物性有着重要影响.采用高温高压水—岩模拟装置对储层中典型一元和二元有机酸(乙酸和乙二酸)的分解反应进行了模拟,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乙二酸比乙酸更容易分解,且分解反应的速率更高;乙酸和乙二酸分解反应的起始温度分别为230°C和180°C,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加.反应体系中高pH值和钾长石的存在明显提高了乙酸和乙二酸分解反应的反应速率,但对起始温度影响较小.高流体压力和静岩压力均会抑制乙酸和乙二酸的分解,在提高有机酸分解反应起始温度的同时降低分解反应速率.从地质意义上来讲,相对高压、低地温的地层环境更有利于有机酸的保存,因此具有低地温梯度的沉积盆地形成深层—超深层优质储层的可能性更高.
    • 崔子文; 景元蓉; 刘广永
    • 摘要: 设计了5种活性碳酸钙(填料)用量不同的丁腈橡胶(NBR)配方.采用无转子硫化仪测得了在3个不同温度下的硫化特性参数,利用相关的硫化反应动力学参数模型,研究了活性碳酸钙用量对丁腈橡胶硫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焦烧期时,NBR的硫化反应为非一级反应,真正的一级反应开始于硫化速率达到最大时,即tdis;且焦烧期后的反应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且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活性碳酸钙用量的增多会阻碍一级反应的开始,且活性碳酸钙对体系的活化能影响不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