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双壳类

双壳类

双壳类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2年内共计266篇,主要集中在古生物学、动物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58474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地球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等;双壳类的相关文献由54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春莲、张仁杰、苟宗海等。

双壳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8474 占比:99.96%

总计:558713篇

双壳类—发文趋势图

双壳类

-研究学者

  • 刘春莲
  • 张仁杰
  • 苟宗海
  • 沙金庚
  • 姚华舟
  • 段其发
  • 姜宝玉
  • 孔祥峰
  • 方宗杰
  • 牛志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鑫; 孙世春
    • 摘要: 本文对黄渤海双壳类的寄生桡足类进行了调查.共检查双壳类32种8628个体,从9种双壳类中发现了1126个寄生剑水蚤类标本.基于形态学研究鉴定出剑水蚤类8种,隶属于4科8属.分别为负羽壳蚤(Conchyliurus quintus Tanaka)、竹蛏赫尔曼蚤(Herrmannella soleni Kim&Ho)、拟舐皮蚤(Lichomolgus similis Ho&Kim)、二分偏顶蛤蚤(Modiolicola bifida Tanaka)、高氏牡蛎蚤(Ostrincola koe Tanaka)、多刺伪海螂蚤(Pseudomyicola spinosus(Raffaele&Monticelli))、东方贻贝蚤(Mytilicola orientalis Mori)和日本蹄螺蚤(Trochicola japonica Shimura&Kuwabara).其中,高氏牡蛎蚤在中国黄海曾有报道,其余7种为中国新记录种.依据黄渤海的标本对上述物种的形态进行了简要描述和讨论,并对其宿主、感染率、感染强度、地理分布等进行了报道.
    • 白培荣; 曾禹人; 吴滔; 陈启飞; 蒋开源; 符宏斌; 徐安全
    • 摘要: 对北羌塘盆地沙土湾湖地区中晚侏罗世古生物的研究,为建立年代地层格架、恢复沉积环境、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系统古生物化石鉴定,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确定了化石时代并探讨了化石的地层归属。结果表明:(1)原划分的白龙冰河组应归属为索瓦组;(2)地层中产出以腕足类Burmirhynchia、Holcothyris两属组合和双壳类Ceratomya cocentrica(J.Sowerby)、Ceratomya striata(J.Sowerby)、Goniomya cf.trapezicostata(Pusch)、Pholadomya cf.ginghaiensis等为代表的中侏罗世巴通期至卡洛夫早期分子;(3)索瓦组沉积时代的下限应延至中侏罗世巴通期,该组存在穿时特征;(4)化石生物群落的生活习性指示沉积于温暖正常浅海环境。这些地质记录对重建和反演北羌塘盆地沙土湾湖地区索瓦组的时空展布与岩相古地理格局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
    • 佘曙明; 余建波
    • 摘要: 双壳纲(Bivalvia),也即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因其形态左右扁平,两侧对称,具有两扇合抱身体的贝壳得名,常被称为双壳类,由于腹部具有大而侧扁的斧足,也称斧足纲(Pelecypoda)(刘月英,1979)。双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除腹足纲以外种类数量较多的一纲,全部生活在水中,世界上现有已知种类15,000种,其中生活在淡水中的2,000种。我国双壳类在淡水水域中的经济种主要有: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池蝶蚌(Hyriopsisschlegeli)、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背角无齿蚌(Anodontawoodiana)、橄榄蛏蚌(Soleniaoleivora)及河蚬(Corbiculafluminea)等,除河蚬外,其他6种蚌类均有类似的寄生繁育习性(刘月英,1979, 闻海波等,2020a)。三角帆蚌为我国特有种。
    • Pauline Payen; Remi Saillard(图)
    • 摘要: 我们经常能在海边的岩石上找到这种可爱的动物。牡蛎属于双壳类,它有两面贝壳。牡蛎紧紧附着在岩石上,我们很难把它撬下来!牡蛎生活在水里,在退潮的时候你也能找到它。牡蛎的壳很坚硬,牡蛎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 苏咏农
    • 摘要: 【起源与传播】珍珠又名真珠、蚌珠、珠子等,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是该类动物内分泌作用生成的含碳酸钙矿物珠粒。我国研究人员在距今26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早期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双壳类无齿蚌,其内壁有20余颗珍珠化石,最大的直径约为1.5毫米。中国是世界上采捕和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北地以东北的牡丹江、混同江、镜泊湖等地的淡水珠为代表,史称“北珠”;南地以广西合浦地区北部湾海域所产的海水珠为代表,史称“南珠”。
    • 刘力铷; 苗晶晶; 赵安冉; 潘鲁青
    • 摘要: 采用多模板同源建模方法构建了斑马鱼(Danio rerio)、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雌激素受体配体结合区(ER-LBD)的三维结构模型,并开展了与苯并芘(B[a]P)、四溴双酚A(TBBPA)和对壬基酚(4-NP)的分子对接研究.采用PROCHECK、ERRAT和Verify3D软件对同源模型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表明:三个模型具有良好的高分辨率结构(>95%),且被合理折叠和建构.分子对接模拟发现,在激活构象中上述配体分子位于两种贝类与鱼类ER的活性配体空腔中,配体结合能的稳定性顺序为B[a]P>TBBPA>4-NP.对接分析表明,与配体结合的三个模型配体口袋的氨基酸残基高度保守,其中在活性位点处结合的主要氨基酸残基为斑马鱼Glu321、Arg362,长牡蛎Glu290、Arg331和菲律宾蛤仔Glu242、Arg28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探究氨基酸残基所构成的空腔和配体形成的静电相互作用网络,能够确定内分泌干扰物(EDCs)对ER的优选程度,为EDCs对贝类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李智宇
    • 摘要: 3.8亿年前,低纬度地区某浅海海床。虽然经过了奥陶纪的大灭绝和志留纪的气候变化,曾经雄霸大海的巨型有壳软体动物已经式微,但它们的远房亲戚:各种各样的软舌螺、双壳类,以及长得很像现代贝壳的腕足动物们,都仍在海洋中繁衍生息。在这片深度仅有十余米的浅海中,阳光的强度足以维持相当程度的光合作用,让各种各样的藻类和浮游植物在海底和海面迅速繁殖。而这些小小的"营养胶囊"则是这些软体动物们的最佳食物来源。不过,在这个时代,软体动物们的危险也更大了——虽然过去猎捕它们的三叶虫、板足鲎与恐虾都已经衰落,但新的猎手却比它们更加可怕。
    • 岳亚军; 朱波; 叶小莉; 赖璟琦
    • 摘要: 目的 建立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检测双壳类水产中软骨藻酸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80%甲醇水提取,上清液加入磷酸缓冲液后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将洗脱液氮吹至干定容后上机测定.待测物经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分离,以10 mmol/L甲酸铵-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重态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检测.结果 软骨藻酸在20.0~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002μg/g,回收率为75.2%~85.7%,相对标准偏差为0.8%~3.4%.结论 本方法特异性强、提取效果好、无基质抑制效应,适用于双壳类水产中软骨藻酸的痕量检测.
    • 赵俊杰; 朱梦佳; 王洋; 李婉冰; 李煜; 黄云飞
    • 摘要: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事件促使海洋底栖生态系的主导者由腕足类转变为了双壳类等软体动物,了解大灭绝前双壳类的生态分布有助于加深对双壳类的灭绝过程的认识。本研究统计了华南地区已发表文献中的双壳类化石属种名单,对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摄食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将生活环境划分为浅海相区(包括滨岸和浅海)和深海相区,共统计了54个属,其中浅海相区40属,深海相区24属,浅海相区明显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共识别出6种生活方式,包括内栖浅掘穴类、内栖深掘穴类、表栖足丝固着类、半内栖类等,浅海相区生活方式种类齐全,而深海相区的生活方式种类较少。从生态功能群的角度来看,深海相区的功能群数量明显低于浅海相区。因此,晚二叠世长兴期双壳类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多样性与水深有密切的关系,浅海相区较高。
    • 李雪梅; 王兴强; 党保成; 边力; 李凤辉; 陈四清
    • 摘要: 中华蛸(Octopus sinensis)俗称章鱼,是中国沿海重要的经济性头足类,具有饵料转化率高、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等诸多优良养殖性状,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养殖新品种.双壳类是中华蛸养殖的常用饵料,了解中华蛸对双壳类的捕食行为及摄食选择性,对于筛选适宜的双壳类饵料、提高投喂技术水平、完善养殖工艺流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栉孔扇贝、长牡蛎、魁蚶和菲律宾蛤仔4种双壳类饵料,通过水下摄像机拍摄记录了中华蛸的捕食行为,统计分析了中华蛸对各种双壳类的摄食率、摄食量和摄食比例.结果显示:对于4种双壳类,中华蛸具有相似的捕食行为,包括攻击、捕获、开壳、进食和弃壳;中华蛸对栉孔扇贝的摄食率和摄食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种双壳类(P<0.05),对长牡蛎摄食率和摄食量最低,中华蛸的摄食选择性可能与打开双壳类贝壳的难易程度有关.本研究表明,栉孔扇贝是适宜的中华蛸饵料,在培育过程中可适当提高栉孔扇贝的饵料占比,有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