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历史决定论

历史决定论

历史决定论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48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207篇;相关期刊238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唯实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暨《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学术研讨会、“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建筑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天津“国际会议 等;历史决定论的相关文献由33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月才、张践明、吴坚等。

历史决定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5 占比:5.2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207 占比:94.69%

总计:6555篇

历史决定论—发文趋势图

历史决定论

-研究学者

  • 孙月才
  • 张践明
  • 吴坚
  • 张曙光
  • 张艳玲
  • 李明华
  • 杨耕
  • 谭扬芳
  • 赵凯荣
  • 郭建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阎孟伟
    • 摘要: 承认还是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存在是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的根本分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最突出的贡献就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客观本质和普遍规律,因而是当代历史哲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决定论。在当代西方历史哲学中,以李凯尔特、克罗齐、波普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是通过对历史学中“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和“历史的因果性”等问题的分析,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存在,进而质疑和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历史观。当代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也力图把历史唯物主义说成是历史非决定论,通过否定历史规律来质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但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当代历史非决定论对我国学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思想倾向。
    • 王峰明
    • 摘要: 历史决定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不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就难以理解唯物史观.然而,这一理论却长期受到种种质疑和批评,这些批评既有来自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的,更有来自外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本文总结和梳理了围绕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与决定论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讨论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旨在阐明存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适合(适应)与被适合(被适应)的关系,这是一种"趋势决定"而非"起源决定",而《资本论》及其手稿对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正确分析和阐释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阎孟伟
    • 摘要: 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著名论断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基本前提和立足点。只有从这个前提出发才能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生活的客观物质性和规律性、社会生活的精神特质以及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的辩证关系等重大问题做出完整准确的理解和阐释。
    • 赵磊; 赵晓磊
    • 摘要: 不承认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或把唯物史观等同于历史目的 论,其实是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这就为历史决定论奠定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不是从主观目的 出发去展开历史必然性,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去演绎历史发展规律,而是从"社会存在"出发去寻找历史必然性的依据,并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决定人的"动机"和"目的 "背后的物质根源,因而与历史目的 论划清了界限.人的行为有主观动机,但历史演化并没有主观动机;人的行动有主观目的 ,但历史必然性却没有主观目的 ;人总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但历史发展方向却并不是由人的目标追求所决定的,因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厘清"历史合力论""主观能动性""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以及"机械决定论",有助于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
    • 卞伟伟; 张文喜
    • 摘要: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 赵晓磊; 赵磊
    • 摘要: 在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的论战中,有一个不容回避的分歧焦点:如何看待人的自由意志.基于神经科学的里贝特实验,我们的基本结论是:(1)即使当代科学为历史非决定论提供了量子力学的实证依据,也不应当无视一个基本事实,即当代科学也为历史决定论提供了神经科学的实证依据.(2)人们可以从逻辑上拒绝历史决定论,但却不能无视里贝特实验对自由意志所做出的否决性检验.人们可以指责里贝特实验只是刻画了"物理现象",而忽略了"心智现象".但是,这种指责若要有说服力,就必须为"心智现象"提供实证检验,而不能仅仅给出"心智现象"的哲学思辨或"意识活动"的逻辑猜想.(3)即便科学实验证伪了自由意志的存在,也并不意味着人们从此就不再对自己的一切行为,包括违反既定的公序良俗甚至违法行为负责.(4)虽然里贝特实验并没有为否定自由意志提供终极判决,但是,里贝特实验的价值就在于,它对那些否定历史决定论的判决提供了相反的实证检验.
    • 韩东屏
    • 摘要: 我的专著《制度的威力》对社会历史给出了“制度决定论”的全新解释.鲁鹏教授对其中的基本观点不以为然,认为“从制度的作用推导不出历史决定论”.这个反命题被他用两个步骤的论证支撑:一是证明制度的作用是有范围和条件的;二是证明制度决定论在“两个理解”即对历史与历史决定论的理解和对历史规律与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方面,都存在无法解释的问题.可是,在制度决定历史亦即决定人们的活动这个意义上,制度的作用其实并没有“范围”的限制,也不是要取决于其他社会因素.而制度决定论关于“两个理解”的理解,实际上也不存在任何错误,包括使制度决定论给出的历史规律陷入自败.因此,制度决定论是可以成立的,继而历史决定论也是可以成立的.尽管能够确证历史决定论的“历史规律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但并不意味着找不到,而且应该是已经被制度决定论找到了.
  • 8. 制度与历史决定论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 鲁鹏
    • 摘要: 韩东屏教授主张制度决定论,认为制度决定论是一种历史决定论.本文循其阐释脉络从历史和历史决定论两个方面提出置疑:其一,由人的活动出发展开的历史画面千奇百怪,没有统一的制度,也没有制度决定的统一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方向.人创造历史活动的一般特点,是在思想意识支配下进行,制度是“思想-行为”的中介,它虽然作用巨大,却也只是影响人的活动的要素之一,受制于其他要素并随其他要素的变化而变化,故不能简单地认为制度决定历史.其二,“制度决定历史的规律”如果仅限于“具体的社会或国家”,它便不能回答历史决定论的“终极原因”之问,历史有规律不等于历史被决定,由制度的作用能够推出历史确定性,不能推出历史决定论.
    • 刘纯明; 杜巧玲
    • 摘要: 历史决定论是指人类社会发展是由历史因果性、规律性和必然性决定的哲学理论观点.马克思科学的历史决定论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的决定论,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决定论,它与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和唯意志论有本质的区别.波普尔以历史事件的不可预测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其观点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面对波普尔的错误指责,必须厘清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决定论与马克思科学的历史决定论的本质区别,并给予历史非决定论有力的批判,同时有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来坚定马克思科学的历史决定论和共产主义信仰.
    • 李成旺
    • 摘要: 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和传播史上,传统诠释往往容易把各种形式的决定论解读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作为传统西方观念论哲学的主导思维范式,决定论实际上体现为一种还原论与实体性思维.历史唯物主义无意诉诸构建决定论意味的知识体系来寻求人的自由的实现路径,而是旨在通过揭示蕴含着具体的历史性内容的人类物质生产运行机制,现实地考察自由及其实现问题.阐明历史唯物主义与作为概念-精神辩证法的历史决定论之间的异质性特征,恢复作为具体的、历史的生产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本来面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