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卷柏

卷柏

卷柏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8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植物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86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技术通讯、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质谱学会第32届年会、第一届中国个人护理品及原料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天然植物化妆品产业发展论坛、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等;卷柏的相关文献由575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晓珂、冯卫生、徐康平等。

卷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 占比:61.07%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8.21%

专利文献>

论文:86 占比:30.71%

总计:280篇

卷柏—发文趋势图

卷柏

-研究学者

  • 郑晓珂
  • 冯卫生
  • 徐康平
  • 毕跃峰
  • 谭桂山
  • 史社坡
  • 张莉
  • 王小兰
  • 王彦志
  • 康文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本刊综合
    • 摘要: 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动物因为繁衍、觅食等原因,不断地行走、迁徙。植物则扎根在固定的土地上,除非被外力挪动,否则永远处于“静止”状态。事实上,在大自然中存在着一些可以“行走”的植物。卷柏被称为遇水而安的迁徙者,这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会“行走”的植物。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当水分不足时。
    • 依然; 视觉中国(图)
    • 摘要: 与灵巧活泼的动物不同,植物一般很少与“行走”这个词相关联。大多数植物都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安土重迁者,一旦扎了根,就一辈子都不会挪窝了。不过也有这么一些植物,它们没有腿也能“行走”,堪称植物界的“旅行家”。卷柏:传说中的九死还魂草卷柏大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上,或是干旱的岩石缝中。遭遇干旱时,它们能自行将根从土壤中分离出来,蜷缩成拳头状,然后随风旅行,直到再次遇到水源充足的环境,重新扎根。
    • 刘畅; 聂承冬; 邓斌; 李文娣; 刘博男; 侯冰乔; 王淇漩; 李文兰; 温静
    • 摘要: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来探讨卷柏活血通经作用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查阅文献及在TCMSP数据库中获取卷柏可能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筛选,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预测活血通经疾病(痛经、经闭、抗血栓、抗凝血)相关基因,构建卷柏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相互关系网络,对靶点进行GO及KEGG分析,结果显示,卷柏共有12种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ALB,VEGFA,EGFR,PTGS2和MMP2等靶点,10条信号通路;通过活性成分-蛋白靶点-通路相互网络来揭示卷柏活血作用,为系统阐明卷柏主要成分活血通经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 晏英; 王丹; 陈洁; 唐攀; 陈文章; 廖伟科; 杨小生
    • 摘要: 建立中药卷柏特征成分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快速含量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卷柏药材中的含量及活性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卷柏总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卷柏活性部位进行活性测试。不同卷柏中总黄酮含量在1.48%~2.67%之间,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在0.49%~0.93%之间,活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在9.14%~16.46%之间,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在2.26%~4.74%之间。卷柏活性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垫状卷柏IC_(50)6.56μg/mL;疏叶卷柏IC_(50)4.47μg/mL;兖州卷柏IC_(50)4.41μg/mL;剑叶卷柏IC_(50)4.23μg/mL;块茎卷柏IC_(50)3.12μg/mL,均明显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_(50)76.82μg/mL)。总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和黄酮含量呈量效关系,且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霍甜甜; 李彦超; 周宁; 郑晓珂
    •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分析测定卷柏中66种农药残留的GC-MS/MS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管净化,氮吹浓缩,定容后过滤.采用GC-MS/MS联用法测定卷柏中的农药残留量.结果:在实验条件下,66种农药组分能很好地分离检测,在相应的测定范围4.8~25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各成分的检出限均在0.0005~0.005 mg·kg-1之间,方法的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69.0% ~125.7%之间,RSD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可用于对卷柏的农药残留测定.
    • 卢群
    • 摘要: 小卷柏又开始旅行了,这一次,它决定远离山坡,到一个全新的地方去。“小卷柏,别走啦,这地儿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可舒服啦。”小菖蒲伸出长长的叶片,拉着小卷柏热情地说。“切,比这儿舒服的地方多的是!”小卷柏绝决地抽出了自己的手。“小卷柏,到我这儿来吧,有我的滋养,保管你壮壮实实的。”小山溪笑哈哈地发出邀请。
    • 张雅洁; 刘云根; 王妍; 杨波
    • 摘要: 岩溶地区土壤中Ca2+浓度普遍较高,探明植物对高钙环境的适生机制是实现岩溶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基础.以岩溶地区先锋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为研究对象,以添加Ca(NO 3)2的方式,设置0、5、30、70、100、200、300 mmol·L-1的Ca2+浓度梯度,采用砂培方式模拟岩溶地区的钙环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按照相似度达90%分析检测有机酸组成,分析高钙环境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2+浓度变化过程中,植物根系分泌有机酸中稳定存在的成分为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在缺乏Ca2+的情况下,植物会分泌肉豆蔻酸、正十五烷酸等低浓度有机酸,并提高3种稳定有机酸的质量分数;在高钙环境下,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种类会减少,3种稳定有机酸的质量分数也下降,但当Ca2+浓度达到100 mmol·L-1后3种稳定有机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幅度趋于稳定;在高钙环境下,岩溶地区的先锋植物卷柏根系分泌有机酸质量分数相对降低,但能保持在一个稳定范围内,是根系分泌有机酸对高钙环境的适应机制.
    • 晏英; 王丹; 陈洁; 唐攀; 陈文章; 廖伟科; 杨小生
    • 摘要: 建立中药卷柏特征成分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的快速含量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卷柏药材中的含量及活性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卷柏总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卷柏活性部位进行活性测试.不同卷柏中总黄酮含量在1.48%~2.67%之间,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在0.49%~0.93%之间,活性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在9.14%~16.46%之间,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在2.26%~4.74%之间.卷柏活性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垫状卷柏IC506.56 μg/mL;疏叶卷柏IC504.47 μg/mL;兖州卷柏IC50 4.41 μg/mL;剑叶卷柏IC504.23μg/mL;块茎卷柏IC50 3.12 μg/mL,均明显强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76.82 μg/mL).总黄酮和穗花杉双黄酮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和黄酮含量呈量效关系,且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杜天北; 权茹君; 聂承冬; 邓斌; 温静
    • 摘要: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槐花丸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TCMSP和ETCM数据库找到槐花丸的主要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对成分靶点进行预测;使用OMIM、GeneCards、TTD Database和MalaCards数据库以"colitis"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获得结肠炎相关的疾病靶点;将疾病靶点与主要成分靶点进行交集得出药物作用成分;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出药物的主要作用成分-靶点相互关系网络图;使用STRING平台导出药物的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应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相关通路分析,并对KEGG信号通路进行可视化.得到槐花丸共有54个主要作用成分,其中26个成分活性较好,可能作用于STAT3、TP53、MAPK3、AKT1、TNF、VEGFA等关键靶点,参与91条信号通路.通过绘制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药物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等多条途径,对槐花丸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探和研究,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为其后续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筛选提供了研究方向.
    • 席彩彩; 谷巍; 周晨; 张阿琴; 王帆
    • 摘要: 目的 研究卷柏不同生长阶段差异代谢物.方法 以3个生长阶段卷柏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衍生化GC-TOF/MS技术,以代谢组学研究其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动态变化,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含量变化与涉及的代谢通路的影响.结果 卷柏代谢产物共检测出化合物441个,其中鉴定出182个;3个生长阶段卷柏样品间的化学组成得到有效区分,筛选出15个共有差异化合物,其中5月海藻糖等水溶性糖类和硬脂酸等油脂类含量相对较高,9月氨基酸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1月蔗糖和丙氨酸的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生长阶段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变化最大.结论 不同生长阶段卷柏代谢产物存在明显差异,建议最佳采收期为5月份左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