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危机事件

危机事件

危机事件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5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5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18672篇;相关期刊971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际公关、领导决策信息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5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峰会、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第十八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2014)等;危机事件的相关文献由1901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景新、孙根年、张康之等。

危机事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5 占比:7.90%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8672 占比:91.92%

总计:20314篇

危机事件—发文趋势图

危机事件

-研究学者

  • 林景新
  • 孙根年
  • 张康之
  • 本刊编辑部
  • 白凯
  • 薛澜
  • 严亚
  • 储琰
  • 刘瑜
  • 曾朝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航; 王晓明; 徐希阳; 张瑞曼; 潘龙梅
    • 摘要: 根据心理距离理论,风险感知结果的时间、空间、社会、概率等属性本质上都可被表征为结果在感知者心中的心理距离。以往研究主要探索了心理距离的本质及其整合方式,提出了有关心理距离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心理距离影响风险感知的模型。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梳理了危机事件背景下心理距离对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并分别探讨了四个不同距离维度对个体风险感知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加强对不同类型危机事件的探究,进一步验证心理距离影响风险感知的作用机制,考虑风险感知在危机事件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差异,以及开发通过心理距离影响风险感知的干预方案。
    • 郭毅炜
    • 摘要: 心理危机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极为不利,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关乎学生自己,还与学校、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文章选取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失恋大学生问题的具体案例进行阐述和深入分析,探讨当代大学生由失恋引发心理危机的具体原因和应对策略,旨在提升辅导员应对和处理高校危机事件的能力,也为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王利利
    •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科应用危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10月将该院20名急诊科室护理人员纳入研究,同时选择62例急诊科患者为分析对象,均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1例。研究组(n=10)实施危机管理模式,对照组(n=10)实施常规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危机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质量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危机事件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管理模式安全性以及可行性较高,对急诊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抑制危机事件,改善医院危及管理质量,各院可进行积极推广,进而实现最佳治疗及预后。
    • 张晗; 于玲玉
    • 摘要: 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是指基于高校自身现状,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密切关联高校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各种紧急的、意外的,并伴有严重性后果的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在处理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危机事件种类、发生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组成体系以及其在处理高校危机预警、处理、恢复与重建阶段的作用,试图从多角度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危机事件中的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在危机事件管理中各阶段的优势,切实为高校危机事件的管理提供保障。
    • 杨雨琪
    • 摘要: 自2019年12月底,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首次报告以来,该疾病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逐渐演化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截至2021年底,全球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2.87亿,造成逾543万人死亡。加之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不断变异,突变成阿尔法(Alpha)、德尔塔(Delta)、奥密克戎(Omicron)等传染力更强的变异毒株,使得该疾病的传播短时间内不能停止。
    • 张强
    • 摘要: 公共危机管理是通过组织、有计划地对危机进行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针对潜在的危机或者当前爆发的危机,政府对于其不同发展的阶段采取针对性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对危机进行有效预防、及时处理危机以及化解危机。[1]危机潜在于各个角落,任何国家都存在发生各种危机风险,各个国家政府对于危机的管理能力有强也有弱;危机事件具有意外突发性,危机管理能有效预防危机的发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政府可以通过危机管理降低其不确定性;对于不可以避免的危机。
    • 张康之
    • 摘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真理而行”还是“依意见而行”?这在工业社会的科学语境中似乎是一个并不需要给予回答的问题,因为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真理获得了类似于中世纪上帝的地位。可是,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这一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真理与意见其实是难以分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如果说不存在绝对真理的话,那么相对真理这个概念就是以意见的形式出现的。事实上,真理是具体的,只是分析性思维把人们引向了赋予真理普遍性、同一性的道路上。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不仅形成真理性认识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无法形成真理性认识的情况下也必须行动,出于行动的要求,意见的价值也许高于真理的价值。
    • 吴华; 于海英; 闫冬
    • 摘要: [研究目的]受众认知偏差危机大众心理安全与权益,探索危机事件中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机制,并据此积极引导意见领袖对议程框架进行差异化监控与治理。[研究方法]以意见领袖情绪框架为自变量,大众风险感知为中介变量,个体的情绪敏感度为调节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通过两个情境实验进行验证。实验一基于环境污染情境检验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的影响以及大众风险感知的中介效应;实验二基于产品安全事件进一步检验了个体情绪敏感度对意见领袖情绪框架与大众风险感知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实验一的结果表明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受众认知偏差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大众风险感知中介了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和受众认知偏差的关系。实验二的结果表明情绪敏感度调节了意见领袖情绪框架与大众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即受众个体的情绪敏感度越高,意见领袖情绪框架对大众风险感知的正向影响就越强。对正确引导意见领袖情绪框架,降低大众风险感知,并削弱受众认知偏差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白凯
    • 摘要: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也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制度有了新的认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2.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9万亿元,增长31.0%。这虽与疫情前还有较大差距,但是也表明我国旅游业已在实现缓慢复苏。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提升恢复效率、保证恢复质量以及培育旅游业韧性成为当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孙根年
    • 摘要: 2020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蔓延,截至2022年3月初,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过4.5亿、死亡600万人(1),成为二战以来最大的危机事件。新冠病毒的变异性、隐蔽性和高传染性,导致封控隔离成为主要防控手段,全球旅游业因此出现严重衰退。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动态清零”使我国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但因国际疫情广泛蔓延,两年来出入境旅游几乎完全停摆。国内旅游业的恢复,也因疫情反复“走走停停”,并主要是近距离的周边游、省内游,而跨省游和团队游常因疫情散点复发大受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