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印度人民党

印度人民党

印度人民党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66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专利文献1282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国际展望、当代世界、时事报告等; 印度人民党的相关文献由189位作者贡献,包括季平、刘学成、詹得雄等。

印度人民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6 占比:17.18%

专利文献>

论文:1282 占比:82.82%

总计:1548篇

印度人民党—发文趋势图

印度人民党

-研究学者

  • 季平
  • 刘学成
  • 詹得雄
  • 邱永辉
  • 刘善国
  • 华碧云
  • 叶正佳
  • 李家声
  • 王虹
  • 王鸿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金英
    • 摘要: 自2014年莫迪上台以来,印度国内始终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但印度人民党政府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议程、改写世俗主义宪政框架的努力却取得重大突破。对印度人民党政府经济层面相关政策的分析可以发现,莫迪政府在发展话语下,通过扩大公共开支建立了一套有利于扩大执政党社会基础的福利体系;在推行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同时,对那些影响数量庞大选民利益的重大改革问题采取妥协政策,以回避影响政府政治支持的风险;还通过扶持特定大型企业,建立了印度人民党友好型的政商关系。基于上述措施,印度人民党获得了实行教派主义政治、巩固国家政权的强大经济基础。
    • 胡可怡; 曹德军
    • 摘要: 在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构建“印度教国家”的愿景中,教育的“藏红花化”是一个关键步骤,其要旨在于扩大“印度教特性”在教育领域的话语权,从而以教育为抓手重塑印度新一代民众的国民身份认同。这是一个囊括多主体、多路径、多层级的复杂进程,国民志愿服务团在其中扮演领导者和主力军的角色,而印人党的教育改革则发挥着扫除政治障碍的关键作用。然而出于政治动员的需求,印人党不能对团家族的教育改造激进诉求做到有求必应,而是需要在意识形态动员与发展导向动员之间进行平衡。本文认为,意识形态动员逻辑决定了印人党将始终坚持推进教育“藏红花化”进程的总体方向,但推进的速率与具体方式受到发展导向动员逻辑的干预影响。从瓦杰帕伊到莫迪,印人党在教育领域的利益关切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团家族的、更为独立清晰的认知,其教育改造所涉范围逐渐从历史教育拓展到整个印度教育体系,施政风格与决策逻辑也经历了从冒进向稳健、从由意识形态单独驱动向意识形态与发展逻辑共同驱动的转变。这既源于印人党自身实力与执政经验的提升,也源于党团权力对比关系的微妙变化。虽然党团关于推进速率与具体方式存在不同意见,两者在教育改造方面的总体方向与根本利益一致,这决定了印度教育的“藏红花化”在未来将以一种稳健、渐进的方式继续深化,深刻影响印度社会政治的总体面貌。
    • 何任远
    • 摘要: 5月2日,印度媒体的镜头聚焦在西孟加拉邦阿拉姆巴格。在该邦选举结果揭晓当晚的骚乱中,联邦层面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在这里的办公室被付诸一炬,有着巨大莲花党徽的宣传画,在主流媒体镜头的注视下化作灰烬。印度人口第四大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是“印度人民党”一直没能拿下的地方。
    • 邓晨
    • 摘要: 阿米尔·汗、已逝的《少年派》主演伊尔凡·汗、被称为“宝莱坞女王”的卡琳娜·卡普,皆是跨宗教婚姻的实例。莫迪领导印度人民党在全国执政之后,党内鹰派积极推进印度教沙文主义,而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也一再恶化。2019年年底,印度颁发新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基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教信徒遭受迫害,把印度设定为印度教信徒的祖国,特别强调提供庇护给印度教信徒。
    • 张淑兰; 黄靖媛
    • 摘要: 印度左翼是指印度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和独立人士,分为温和左翼、激进左翼和极端左翼.其中激进左翼也被称为议会左翼,包括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革命社会党、前进集团、1995年后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政治力量.印度议会左翼曾拥有辉煌历史,但当前处于低谷.其衰落的原因错综复杂,外部因素主要是印度右翼势力特别是印度人民党的崛起;内部因素主要是在理论层面没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形成符合印度实际的科学理论,在实践层面出现了内部不团结、重大选择失误和文化沙文主义等问题.面对印度人民党打压、其他政治力量崛起等多重挑战,印度议会左翼根据形势变化作出了一系列适应性的政策调整,特别是议会左翼执政的喀拉拉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凸显优势,显示出议会左翼未来发展的希望.
    • 毛悦
    • 摘要: 印度宪法对总统权力的规定广泛而模糊,总统拥有立法权、 行政权及咨询权,也有相当的自主空间.在印度政治发展史上,总统多次在总理——议会体系不能正常运转时启用权力,推动国家政治生活回到正轨,也多次在宪法边界内寻求扩展权力边界,在模糊的宪法规定框架下寻求建立清晰而可操作、 可延续的政治惯例,以更有效地行使总统权力.印度政治发展史上不乏强势执政党利用总统权力实现政治目标的例证.在印度人民党强势崛起的背景下,总统权力不太可能对执政党直接形成制约,但执政党已经开始利用总统权力在宪法框架内实现自身的政治诉求.
    • 张忞煜
    • 摘要: 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印度多地爆发反对《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的抗议活动.抗议活动折射出印度国族建构在理念、制度和实践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国大党的主导下,印度独立初形成了由国族理念、相关制度和可以主导民族主义话语权的强势执政党三者共同构成的国族建构体系,但是其中的政党因素存在不确定性.这次抗议中有两个典型案例——阿萨姆邦和沙欣巴格抗议.阿萨姆邦抗议体现出复燃的地区语言民族主义,沙欣巴格抗议则体现出两种印度民族主义的对抗.从二者的历史根源、直接诱因和核心诉求可以看出,反对《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抗议之所以同时引发地区语言民族主义和世俗民族主义两种民族主义政治动员,是因为印度人民党的强势执政进一步打破了已有国族建构框架的平衡,而新的平衡尚未完全形成.
    • 唐探奇
    • 摘要: 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的通过引发了印度民众和各派政治力量的抵制.印度东北部地区认为,该法案将损害地区的文化特殊性、经济机会,增加安全风险;穆斯林群体认为,是对伊斯兰教的宗教歧视,穆斯林有成为国家二等公民的危险;以国大党为代表的世俗主义和反对派认为,该法案是对印度宪法世俗主义和平等精神的违背.印度人民党执意推进该法案,是为了转移国内注意力,强化自身合法性,推动“印度教特性”的国家化.其在两院的多数地位、世俗主义的式微、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崛起,使该法案的通过具备了现实条件.该法案通过后,印度国内陷入动荡,经济发展形势更加恶化.各方围绕该法案的斗争将上升到宪法层次,并且与印度人民党推动的NRC、NPR形成联动效应.国际社会主流对该法案持负面态度,印度的国际形象受损.南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印巴关系将更加紧张.
    • 王凯
    • 摘要: 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深刻影响着印度政治社会发展.作为社会运动组织,它并没有转变为利益集团或政党实现完全制度化,而是在保持社会运动特征的前提下,与印度人民党联盟合作实现部分制度化.因此,它能够采取抗争和参与的双重策略,通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政治渠道影响政府决策.莫迪执政以来,无论是重建罗摩庙等印度教民族主义议题,还是商品和服务税等经济改革议题,它均能通过双重策略有效影响政府决策,实现目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