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卫慧

卫慧

卫慧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0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新闻周刊等; 卫慧的相关文献由15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瑜、孙长军、侯春宇等。

卫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100.00%

总计:163篇

卫慧—发文趋势图

卫慧

-研究学者

  • 王瑜
  • 孙长军
  • 侯春宇
  • 吴越
  • 夏玲
  • 徐军欢
  • 曾子芙
  • 李敬泽
  • 王干
  • 陈林侠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栾荷莎
    • 摘要: 卫慧和棉棉两位女性作家在中法两国都引发过轩然大波,但两国的接受却存在明显差异.法国批评界更关注中国城市地下文化与后现代、 全球化与时尚风潮,以及女性作家与性书写等当时中国社会新出现的文化现象,而中国批评界主要是围绕"性别、 种族与阶级"问题展开激烈争论.造成这种接受差异的主要根源是卫慧和棉棉创作中表述的文化现象在中法两国的历史错位、 两国不同的民族心理与文化传统、 后现代消费文化在两国的不同发展阶段、 两国批评模式的差异,以及两国在当时分别所处的"边缘"与"中心"位置.由此给中国现阶段文学创作与海外传播带来的启示是保持民族性、 普世性和时代性三重文化自觉.
    • 桂思琪
    • 摘要: 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类别,情爱文学所要表达的内涵与作者的思想角度,别具特色,199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为解构传统文学中的"宏大叙事",建立了一种极端化的性别写作方式和创作思潮,往往带有一些对情爱的描写,通过两性之间的话题,特别是被社会公共的道德规范与普遍伦理法则抑制、排斥、遮蔽的性经验.往往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人性的某些特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正统学的一种反抗.《上海宝贝》作为这种情爱文学的典型代表,在问世后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卫慧在世纪末的中国转型道路中完成写作,通过女性文学与身体叙事的建构,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隐喻与折射.
    • 曾子芙; 夏玲
    • 摘要: 萨冈作品《你好,忧愁》和卫慧作品《上海宝贝》表现女性的焦虑都有独特之处,两位作家都从愿望和行为分割的两难矛盾、内心的空洞和都市的热络触发的孤独、父权控制和自我逃离的叛逆以及焦虑带来的结果等四个角度来表现了女性焦虑,两位作家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和对社会反思和回应。
    • 何远琳
    • 摘要: 相比于大多数的70后小说家,盛可以的小说创作开始的比较晚。1970年生的盛可以,2002年才开始小说创作。此时,世纪之交被冠以"美女作家"的卫慧、棉棉等女性作家趋向欲望和身体自由的写作浪潮已过。这位70后女作家生于湖南益阳,高中毕业后去深圳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之后又辗转沈阳、广州、北京等地。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似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盛可以的小说创作在70后作家中独树一帜。
    • 荣光启
    • 摘要: 本期介绍四位"70后小说家"中的四位女性:安妮宝贝、盛可以、鲁敏和乔叶。她们的写作,风格各异,一起呈现,也算展现中国当代女性写作者的多彩面貌吧。在上个世纪末,卫慧、棉棉和安妮宝贝等一批号称"美女作家"的写作者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美女"这个现在也可以称呼菜市场大妈的词语,与她们的形象并不相称,但这一帮女子的小说,确实生猛够劲,很快她们的作品就冲出上海、直接走向了世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
    • 刘璐
    • 摘要: 卫慧,中国“70后”轰动一时的美女作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大胆创作风格让她在世纪的末班车中轻易地摆脱平凡的出场方式。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她笔下的人物及其本人成为了当代女性思想及叙事话语的典型。到目前为止,纵览其创作,在早期《像卫慧那样疯狂》、《上海宝贝》、《夜色温柔》、《蝴蝶的尖叫》、《欲望手枪》等作品中。很难看到其叙事文本在构建和宣传社会责任感、道义感以及树立价值观上应有的重负。在中后期如《我的禅》、《狗爸爸》中,可以发现因多种原因导致其创作风格慢慢发生转向。近作《狗爸爸》更是含蓄地表达了卫慧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既有社会规范秩序的认同。这就标示着卫慧新潮奇异、大胆另类的创作姿态正在发生着变化,在作品中委婉表露了其向传统的回归。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卫慧一直在承续和背离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以适应时代、社会以及自身的需要。
    • 赵恩光
    • 摘要: '70年代后'女作家一改20世纪末林白、陈染身体写作中对男权文化的疏离和排斥,在呼喊自身欲望情怀的基调下,使男性形象再次活跃于文本之中,卫慧便是其中一员。论文将从其小说《上海宝贝》入手,读解其文本抒写的功与过,通过狂欢者的迷失、欲望的悬崖与男权的颠覆两个部分,从其女性主义情怀的书写角度,探析其《上海宝贝》的文本态度和得失。一、前言'那些温暖的身体,在一起闪光,肌肤颤抖,在快乐里,那灵魂,快乐地来到眼前。'70年代后
    • 小芭; 刘绮黎
    • 摘要: 上海女作家笔下诞生过众多有性格有魅力的上海女性形象,她们爱生活、爱面子,她们美丽精致,又坚韧要强,她们既光彩照人,又工于心计,会做人,又会"做人家"……这里选取一些作品片段,大多是小说里的虚构人物,但不影响她们的情感、她们的风采的真实性,一鳞半爪,汇总起来就是上海女子。
    • 刘大先
    • 摘要: 文学史上的代际划分,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文学史上所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往往是以朝代为基础对强势文类的一种区分,如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关于世代,中国传统时间观念中又有六十年一个甲子、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或者二十年一个轮回之说;而当代文学中的"70后"、"80后"划分则是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进行的概括。这种种提法各有利弊,即便是在其内部也未必能全然自洽,尤其是"70后"、"80后"作家的归档,其实更多是媒体上的一
    • 夏玲; 曾子芙
    • 摘要: 本文以女性焦虑作为切入点,从愿望和行为分割的两难矛盾、内心的空洞和都市的热络触发的孤独、父权控制和自我逃离的叛逆以及焦虑带来的结果等四个角度来分析比较萨冈作品《你好,忧愁》和卫慧作品《上海宝贝》里女性的焦虑.从而看到两部作品对女性焦虑表达的独特之处,进而看出两位作家对当时写作社会的反思和回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