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卢曼

卢曼

卢曼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069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现代哲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律方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八届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研讨会、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等;卢曼的相关文献由89位作者贡献,包括宾凯、杜健荣、管志利等。

卢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0.8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069 占比:99.10%

总计:11170篇

卢曼—发文趋势图

卢曼

-研究学者

  • 宾凯
  • 杜健荣
  • 管志利
  • 常照强
  • 何雪松
  • 吴怡烨
  • 吴立保
  • 安德烈亚斯·齐曼德
  • 张睿(译)
  • 罗文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李征
    • 摘要: 卢曼所倡导的系统论法学思想,从理论模型、关系分析以及研究转型三个方面,为研究跨国犯罪联合侦查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从理论模型出发,应当将通常意义上的联合侦查定义为广义的联合侦查,其由狭义联合侦查、国内刑事侦查两类“法律系统”组合而成,而后者又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国内侦查部门以及相关域外主体经由“法律沟通”形成。在关系分析方面,联合侦查涉及狭义联合侦查与国内刑事侦查的复杂关系,二者兼具系统与环境、结构耦合、二阶观察的三重叠加状态。在研究转型方面,系统论法学促成联合侦查研究的认识论、原因论、方法论转型,应当以主张建构论的认识论、倡导法律系统统一说的原因论以及强调等值功能主义的方法论,作为跨国犯罪联合侦查研究的理论依据。
    • 徐广垠
    • 摘要: 卢曼的社会学理论主张把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的现象全部纳入系统论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该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一种“去中心”的德国观念论模式。在哲学层面,该理论与黑格尔哲学一样,核心问题都是“自身”与“他者”的“反身性”关系。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卢曼的解释基点是“同一和差异的差异”,而黑格尔的则是“同一和差异的同一”。具体到政治哲学领域,黑格尔将普遍性和特殊性扬弃到个体中,构成其政治哲学的本体论基础,而卢曼则将个体“消解”进了社会的诸功能系统中。
    • 郑端
    • 摘要: 现代德国著名的系统理论家尼克拉斯·卢曼提出的艺术系统论独具"二阶观察"的慧眼,洞鉴传统艺术美学理论执着于"美学""艺术家""艺术品"等"一阶观察"概念范畴而产生的观察盲点,转而将艺术及美学置于现代社会的多元脉络中综合考量.在他看来,艺术是一个社会沟通系统,美学是一种审美沟通,美学沟通也是艺术沟通.卢曼将艺术沟通描述为一个封闭自指、自我生产的网络化的沟通系统.然而,艺术沟通面临着发生概率较低的困难,艺术作为成功媒介,其结构的二值编码化则提供了问题的解决之道:艺术编码的"美/丑"二元图示成就了艺术的象征性普遍化之功能,操纵沟通,降低失败的风险.
    • 余成峰
    • 摘要: 在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下,法律是一种规范性期望,采取"不学习"的反事实性态度,从而反向达到对全社会的时间拘束的功能.为了稳定规范性期望,法律系统的功能分化,有赖于组织化的法律决断系统,决断系统通过规范的双重模式化,推动了法/不法二元代码的正式确立,使规范性期望在法律系统内获得稳定的实现,从而克服了一般社会层面的规范性期望的不足.法律系统与政治系统由此形成特定的结构耦合.法律的功能不是促成社会整合或社会控制,而是使规范性期望在时间上获得稳定的确保.法律的功能模式既不取决于主权者,也不取决于社会,而是在法律系统中被反身性地给定.法律在"二阶观察"的层次上调控自身,从而实现其运作的封闭和系统的分出.
    • 郑端
    • 摘要: 身为20世纪德国社会理论大师,尼克拉斯·卢曼创立的艺术系统论就现代社会中艺术系统的运作逻辑进行了思考.他从构成艺术系统的四组审美差异,即"艺术/艺术""艺术/社会""艺术/人""艺术/美学"的四元理论脉络切入,把现代艺术描述成一个既"自我指涉"又对"社会"和"人"等环境媒介加以"异己指涉"、同时与美学交互蕴涵建构的社会沟通系统,由此,卢曼艺术美学观涌现出四副审美面相.与传统艺术美学在"一阶观察"模式下聚焦于艺术系统的某个方面,或将艺术看成独特审美领域的通常见解迥然有别,卢曼对艺术的"二阶观察"放下了对单一审美脉络的偏执,为无党无偏地通盘反思艺术世界高度复杂的内外多元脉络提供了另一条理论之道.
    • 匡宇
    • 摘要: 《作为宗教的资本主义》是本雅明身后出版的最有洞见的著作。本雅明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与宗教之同构性的判断,具有三方面的内容:(1)资本主义宗教,是一种纯粹偶像崇拜的宗教,也是最为极端的狂热崇拜。(2)崇拜的永恒性。(3)创造负罪感。“作为宗教的资本主义”这一论题,是本雅明自身方法论、思维模式和神学冲动发展的结果;同时,这一论题所蕴含的思想,内在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拜物教批判的思想史脉络,并提供了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同一性组建机制的揭露证词。但是,以卢曼的宗教社会学理论为参考,本雅明的这一论题也暴露出了极大的局限。
    • 石艳
    • 摘要: 随着童年社会学相关研究的推进,儿童由一个简单的特定时间发展出来的生物性话语转向为一种嵌入到历史、社会、文化之中的社会性话语.借助社会学家卢曼的社会系统论的视角,可以更好地展示知识系统中关于"儿童"的知识的建构过程以及新童年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与教育学知识系统得到认同的方式.从卢曼的社会系统论来看,新童年社会学表征了一种知识系统的自我再生,一个科学性术语的再建构,同时也生产了教育学话语系统.这些系统共同生产出了一个有能力的儿童的形象,并以此种方式获得了作为沟通系统的社会认同,由此引发教育研究者对教育主体性认识上和学校教育的不断反思.
    • 胡宗亮
    • 摘要: "Semantik"在德语中的通常含义是"语义学",也即研究意义的学问。而在卢曼的著作中,其是系统"自我描述"的产物,但是究其翻译而言具有极大的争议。以Das Recht der Gesellschaft一书而论(大陆地区译名:《社会的法律》;我国台湾地区译名:《社会中的法》),大陆译者将该词语译为"语义学"或"语义",而我国台湾地区的译者将其译为"语意",而在卢曼的其他著作中,汉译本则不同地选择了"语意/语义"或"语义学"进行处理。翻译是一种解释工作,解释工作则需要对作者的写作语境和方法论进行探讨。基于对德文原本、英译本、汉译本的对比,结合卢曼理论背后的现象学理论基础,并且基于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以及黑格尔的"理性"观念,得出如下结论——"语义学"应当对应卢曼理论中的"自我描述",而"语意/语义"则是对应于"Semantik"的更佳译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