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南极中山站

南极中山站

南极中山站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9650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今日科苑、海洋世界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四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9、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二届空间环境预报高级研讨会等;南极中山站的相关文献由14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瑞源、赵勇、杨威等。

南极中山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9650 占比:99.76%

总计:59795篇

南极中山站—发文趋势图

南极中山站

-研究学者

  • 刘瑞源
  • 赵勇
  • 杨威
  • 杨惠根
  • 胡红桥
  • 贺龙松
  • 刘勇华
  • 孙启振
  • 孙和平
  • 徐建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满成; 国景一; 孙议祥; 崔中雨; 王昕; 崔洪芝
    • 摘要: 目的研究南极多种特殊环境因素对典型有机涂层失效产生的具体作用。方法以在南极中山站现场暴露1 a的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涂层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光泽度测试、色差测试、附着力测试、SEM、EIS、FTIR等方法系统地研究涂层的失效行为,以及中山站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在环氧树脂类涂层表面有肉眼可见的剥落、起泡、微裂纹和坑状损伤,表现出比聚氨酯类涂层更加明显的失光、色差、附着力损失、化学结构变化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6种涂层的无划叉试样在暴露1 a后防护性能均有所下降,其低频阻抗模值(|Z|_(0.01 Hz))下降了约1个数量级。其中,环氧树脂类涂层的划叉试样表现出更差的防护性能,其|Z|_(0.01 Hz)最大下降了5个数量级,最低达到4.02×10^(4)Ω·cm^(2),同时聚氨酯类涂层的|Z|_(0.01 Hz)仍保持在10^(11)Ω·cm^(2)左右。红外测试结果表明,环氧类涂层的部分官能团发生了水解反应,而聚氨酯类涂层没有发生明显的化学结构变化。此外,环氧涂层的附着力损失率较高,最高达到77%。结论南极中山站的高湿度、高盐度、强紫外线、强风、低温等环境因素对涂层的失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 摘要: 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2021年11月5日,搭载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批154名队员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程,开始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据介绍,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监测任务,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
    • 武维刚; 武麦凤
    • 摘要: 文章利用1990-2020年南极中山气象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日照时数和降水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南极中山站常规气象要素的气候特征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极中山站年平均气温为-9.9,平均相对湿度为58%,平均风速为6.9 m·s^(-1),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40 d,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6 d,具有气温低、相对湿度小、风力强、降水少的南极大陆性气候特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南极中山站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日数等主要气象要素保持相对稳定,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也有一些气象要素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如风速和大风日数减少、日照时数增加等。
    • 郑向东; 程海轩
    • 摘要: 比较分析了2017年南极中山站3种仪器测量地面太阳紫外B(UVB)波段和紫外A(UVA)波段的辐照度.以Brewer光谱仪测值为参考,国产宽波段FSUVB日射表在UVB(波段280~315 nm)的辐照度相对误差为(55±75)%,误差随大气臭氧总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在南极“臭氧洞”期间偏低.Yankee UVB宽波段日射表在UVB(波段280~320 nm)的辐照度相对误差为(-31±22)%;国产宽波段FSUVA日射表在UVA(波段315~400 nm)的辐照度相对误差为(23±5.9)%.太阳天顶角低于80°的晴天以Tropospheric Ultraviolet Visible (TUV)辐射模式计算结果为参考时,FSUVB,Yankee UVB和FSUVA辐照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0±37)%,(-22±19)%和(27±6.4)%,而Brewer相对误差未超过3.5%.国产宽波段UV日射表测值偏高,反映出波长较长的杂散光对太阳辐照度测值影响明显.
    • 武志(文/摄影)
    • 摘要: 我们生活的地球,其实是个巨大的球形磁体。只要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就时时刻刻都处于地磁场中,这是不是很奇妙?那么,地磁场究竟有多大?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变化?研究地磁的科学家在研究这些问题。南极中山站就是研究地磁场的好地方。我曾参加南极科考并观测地磁。下面就介绍一些在南极中山站观测地磁的工作。
    • 赵勇(文/摄影)
    • 摘要: 在每年的南极中山站越冬科考队中都有气象观测员,他们是在全国各气象站中挑选出来的经验丰富的优秀气象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第33次南极科考队。下面,就谈谈在南极观测气象的几个主要工作和体验。为什么要在南极进行气象观测?
    • 曹建西
    • 摘要: 内陆冰盖队出发前准备工作,南极中山站“海冰卸货”结束以后,我们17名内陆队员把行李从“雪龙”号搬到了中山站。内陆队员需要“搬家”的次数很多,出发以后我们还要搬到内陆舱;任务完成后再反过来搬一次,非常繁琐,不过好在行李不多。
    • 王琪1
    • 摘要: 中11月1日-12月1日,历经一个月的漂泊,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毛雄文同志终于抵达南极中山站。望着高扬在祖国最南端的中国化学旗帜,热泪盈眶的他觉得一切的努力,在此刻都值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