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60209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儿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2年安徽省神经病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次全国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疗新进展研讨会、全国医学影像(长春)学术交流会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相关文献由482位作者贡献,包括梅元武、张敏、周瑜等。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8 占比:0.3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0209 占比:99.66%

总计:60414篇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发文趋势图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研究学者

  • 梅元武
  • 张敏
  • 周瑜
  • 魏桂荣
  • 卢祖能
  • 曾艳平
  • 王翠兰
  • 谢鹏
  • 郭远瑾
  • 任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浩; 袁巍; 邹晓毅
    • 摘要: 目的比较抗NMDA受体脑炎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核磁共振(MRI)特征,为二者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上锦医院和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65例和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28例的病例资料,比较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结果抗NMDA受体脑炎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1.8±12.8)岁;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0.6±17.6)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NMDA受体脑炎组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组患者临床表现差异主要在痫性发作、认知功能障碍及不自主运动等方面(P<0.05)。抗NMDA受体脑炎组的血肿瘤标志物升高更明显(P<0.0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组患者血HSV-IgM、HSV-IgG及脑脊液蛋白较抗NMDA受体脑炎组显著升高(P<0.0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组较抗NMDA受体脑炎组头颅MRI异常表现在额叶、颞叶、岛叶及海马受损(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在痫性发作、头颅MRI异常、脑脊液蛋白升高、血HSV-IgM升高及血HSV-IgG升高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更年轻,临床症状为痫性发作及不自主运动,血肿瘤标志升高,脑脊液常规及MRI大多表现为正常。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明显,头颅MRI示额叶、颞叶、岛叶及海马受损。
    • 闫文浩; 徐晓莉; 王瑶; 禚志红
    • 摘要: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后抗AMPA2受体抗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9岁,以发热后精神行为异常起病,病初外院辅助检查示:脑脊液糖定性(+),白细胞计数32×10^(6)/L,白蛋白(免疫比浊法)317.00 mg/L,免疫球蛋白IgG 45.80 mg/L。单纯疱疹病毒(+)。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双侧额颞顶部异常信号,考虑颅内感染。视频脑电图:背景为弥漫性慢波,稍多量多灶性棘波、尖波、棘慢波发放,左侧额、颞突出;监测到清醒期1次部分性发作可能。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予抗感染及激素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认知障碍、烦躁,不能进行语言交流。2年后复查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毒全套均未见异常;血清及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谱:血清中抗NMDA、AMPA1/2、GABAB受体抗体及抗CASPR2、LGI1抗体均为阴性;脑脊液中抗AMPA2受体抗体弱阳性,最终确诊为抗AMPA2受体抗体脑炎。予激素治疗后,患儿认知好转,情绪较前稳定,语言交流较前好转。抗AMPA2受体抗体脑炎可见于儿童患者,可能与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有关,对于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差或病情反复、进展的患儿,应考虑到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可能。
    • 曾文高; 江滢; 刘佳; 彭福华
    • 摘要: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母系遗传性线粒体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混淆.该文报道1例初诊时误诊为HSE的MELAS患者,该例患者因反复发热、头痛、肢体抽搐1个月,再发头痛1周就诊,入院时初步疑诊为HSE,予以抗病毒治疗无效,进一步行血液和尿液基因检测确诊为MELAS.MELAS可与不典型的HSE表现相似,应谨慎鉴别.脑脊液和(或)血清乳酸升高和基底节钙化有助于诊断MELAS,MELAS的线粒体DNA突变可通过血液和尿液基因检测,而不需要采用肌肉活组织检查这样的有创检查.
    • 李勤云
    • 摘要: 目的 观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儿谵妄发生情况,并探讨HSE患儿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以指导未来该类疾病合理干预方案的拟定.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医院PICU收治的57例HSE患儿,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期间谵妄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谵妄分组.统计并比较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基线资料,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检验HSE患儿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部57例HSE患儿,治疗期间发生谵妄14例,发生率为24.56%;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年龄、性别、脑电图结果、头颅MRI结果、合并精神障碍、口唇疱疹史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巴比妥类药物史、合并感染、合并代谢异常、合并贫血、地西泮使用史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0.05).结论 PICU内HSE患儿发生谵妄风险高,可能受巴比妥类药物史、合并感染、合并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PICU内HSE患儿早期谵妄风险评估,针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及时采取合理干预,可能对降低谵妄发生风险、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意义.
    • 迟博闻; 王佳伟
    •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所引发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日益受到关注,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神经元后神经元裂解释放抗原引起免疫反应有关.这种继发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容易与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相混淆,延误治疗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不良.脑脊液和血清中检出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则有助于诊断,免疫治疗有效.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发展历史、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诊疗流程,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
    • 马楠; 郑妍妍; 王燕; 李东景
    • 摘要: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炎性因子与神经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74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对照组87例和研究组87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及β-内啡肽(β-E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退热、肢瘫恢复、惊厥控制、颅内高压控制、意识清醒、脑膜刺激征恢复的时间均显著更短,且住院时间也显著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和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IL-6、BDNF、NSE、MBP、β-EP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6、NSE、β-EP和MB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DNF水平显著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IL-6、NSE、β-EP和MB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DNF水平显著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给予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疗效确切,起效快,且能缩短住院时间.提示两者的协同效应可能是通过调节患儿机体炎性反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相关蛋白表达来缓解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安全可靠.
    • 李勤云
    • 摘要: 目的观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儿谵妄发生情况,并探讨HSE患儿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以指导未来该类疾病合理干预方案的拟定.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医院PICU收治的57例HSE患儿,观察并记录患儿治疗期间谵妄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谵妄分组.统计并比较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基线资料,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检验HSE患儿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全部57例HSE患儿,治疗期间发生谵妄14例,发生率为24.56%;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年龄、性别、脑电图结果、头颅MRI结果、合并精神障碍、口唇疱疹史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巴比妥类药物史、合并感染、合并代谢异常、合并贫血、地西泮使用史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0.05).结论PICU内HSE患儿发生谵妄风险高,可能受巴比妥类药物史、合并感染、合并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PICU内HSE患儿早期谵妄风险评估,针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及时采取合理干预,可能对降低谵妄发生风险、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意义.
    • 闫文浩; 徐晓莉; 王瑶; 禚志红
    • 摘要: 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后抗AMPA2受体抗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9岁,以发热后精神行为异常起病,病初外院辅助检查示:脑脊液糖定性(+),白细胞计数32×106/L,白蛋白(免疫比浊法)317.00 mg/L,免疫球蛋白IgG 45.80 mg/L.单纯疱疹病毒(+).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双侧额颞顶部异常信号,考虑颅内感染.视频脑电图:背景为弥漫性慢波,稍多量多灶性棘波、尖波、棘慢波发放,左侧额、颞突出;监测到清醒期1次部分性发作可能.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予抗感染及激素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认知障碍、烦躁,不能进行语言交流.2年后复查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毒全套均未见异常;血清及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谱:血清中抗NMDA、AMPA1/2、GABAB受体抗体及抗CASPR2、LGI1抗体均为阴性;脑脊液中抗AMPA2受体抗体弱阳性,最终确诊为抗AMPA2受体抗体脑炎.予激素治疗后,患儿认知好转,情绪较前稳定,语言交流较前好转.抗AMPA2受体抗体脑炎可见于儿童患者,可能与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有关,对于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差或病情反复、进展的患儿,应考虑到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