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49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82735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河北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七届年会暨河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山东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药现代化新剂型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等;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相关文献由220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宇新、张涛、李静等。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2735 占比:99.92%

总计:583229篇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发文趋势图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研究学者

  • 张宇新
  • 张涛
  • 李静
  • 钱涛
  • 高维娟
  • 刘堃
  • 刘浩
  • 刘继生
  • 宋丹
  • 宋春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穆彦; 刘新燕; 齐胜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辅助全身麻醉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只9周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两组大鼠手术过程均采用七氟烷诱导维持麻醉。干预组大鼠模型在诱导麻醉前30 min,使用电针对大鼠穴位百会、合谷、内关、足三里进行电刺激并维持至手术结束。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结束12 h后取各组大鼠外周血;检测外周血中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酸乙醇胺(AE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b(IL-1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于手术后12 h取大鼠心脏组织,检测大鼠心脏组织缺血区IL-1b、IL-6、TNF-αmRNA表达水平,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活化情况。结果与手术前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大鼠血浆CK-MB、cTnI、LDH、IL-1b、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干预组大鼠术后血浆CK-MB、cTnI、LDH、IL-1b、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大鼠术后血浆AEA、CRF水平相比于自身手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显著升高(P<0.05);Realtime PCR显示干预组大鼠心脏组织IL-1b、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分析显示干预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及凋亡细胞数量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Western blot显示干预组活化caspase 3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辅助全身麻醉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引发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
    • 高靖; 王秀艳; 杨红梅; 朱辰蕊; 赵悦; 张会芬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微囊蛋白-1(Caveolin-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选取AIS患者148例为AIS组,根据其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57)、非END组(n=91);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53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aveo-lin-1、Caspase-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对AIS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 AIS组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 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糖、Caveolin-1、Caspase-3为AIS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P均<0. 05)。Caveo-lin-1联合Caspase-3预测AIS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 05)。结论 AIS患者血清Caveo-lin-1、Caspase-3水平升高为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可作为END发生的预测指标。
    • 任磊鹏; 张新伟; 王瑞洁; 李潜; 孙党泽; 刘玉钢
    • 摘要: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TPT)对裸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于每只裸鼠左侧腋部皮下注射0.2 ml H1993细胞悬浊液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G组)、TPT低剂量组(LG组)、TPT中剂量组(MG组)和TPT高剂量组(HG组),每组20只。TPT给药组以TPT灌胃,剂量依次为0.5、1.0、1.5 mg/(kg·d)。CG组裸鼠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给药30 d。记录各组裸鼠的体重、死亡情况、肿瘤体积、瘤细胞凋亡率。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Ki-67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胱抑素C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30 d时,LG组、MG组和HG组裸鼠体重明显高于CG组,死亡率明显低于CG组(均P<0.05)。与CG组比较,LG组、MG组和HG组裸鼠Ki-67、VEGFC、MMP-2、胱抑素C表达水平,以及肿瘤体积、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肿瘤抑制率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TPT可降低NSCLC移植瘤裸鼠的病死率,对NSCLC移植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PT增加H1993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胱抑素C、Ki-67及MMP-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陈钢; 许永劼; 黄昶煜东; 林海容; 杨婷婷; 朱丽英; 李兴; 潘卫
    • 摘要: 目的探讨何首乌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TSG)、大黄素(Emodin)对高糖诱导下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分为4组:对照培养基组(NC组,葡萄糖浓度25 mmol/L)、高糖培养基组(HG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HG+TSG组和HG+Emodin组。HG+TSG组和HG+Emodin组分别用TSG和Emodin以50、100、200μmol/L的浓度作用细胞12、16、20、24、48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细胞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组细胞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TSG以200μmol/L、48 h,Emodin以100μmol/L、48 h作用细胞为最适条件。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SG和Emodin干预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ELISA结果显示,HG+TSG组的HAT活性显著下调,HDAC活性上调;HG+Emodin组的HAT和HDAC活性显著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G和Emodin作用细胞48 h后,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下调,Bcl-2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TSG和Emodin可能通过调节HAT和HDAC活性,从而改善在高糖诱导下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
    • 胡秉衡; 邵世和; 朱华姿; 张一珂; 郑婉扬; 刘嘉怡; 邵晨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小分子单体β-桉叶醇对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脑微静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组、DMSO组、β-桉叶醇组(n=3),分别采用0.1%磷酸盐缓冲液,0.1%DMSO,0.1%20 mg/L的β-桉叶醇药物溶液(溶剂为DMSO)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分析各组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原癌基因C-My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ax、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化Caspase-3、P5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蛋白表达。结果空白组与DMSO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组及DMSO组比较,β-桉叶醇组细胞增殖能力、S期细胞比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Myc、CyclinD1、PCNA、MMP-2、MMP-9、CD31、VEGFA、HMGB1及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5),G1期细胞比例、细胞早期凋亡率、Bax、P53及活化Caspase-3表达上升[(73.73±1.70)%vs(61.33±3.04)%和(60.96±0.98)%,(26.33±2.67)%vs(9.31±0.52)%和(9.53±0.94)%,0.92±0.07 vs 0.33±0.05和0.32±0.02,0.50±0.07 vs 0.30±0.09和0.27±0.10,0.49±0.13 vs 0.14±0.08和0.13±0.11,P<0.05]。结论β-桉叶醇抑制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是影响细胞增殖、迁移能力、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
    • 王玉珍; 焦丽华; 康国; 李树华; 张双
    • 摘要: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联合丙戊酸钠对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患者的疗效及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RESLE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且对照组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研究组患者口服苯巴比妥与丙戊酸钠缓释片,均治疗3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caspase-3、MBP和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发作次数、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治疗后疗效、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caspase-3、MB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低于治疗前,丙二醛(MDA)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LES患者接受苯巴比妥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有效改善caspase-3、MBP水平,缓解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提高认知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 王培; 卢菁; 孙贵亮; 冯雯哲; 张君焕; 袁阳; 王明山; 陈怀龙
    • 摘要: 目的观察亚低温后处理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模型胰岛素降解酶(IDE)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N2a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温组(n=60),对照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其余2组先氧糖剥夺培养3 h后,模型组在正常条件下复糖复氧,低温组于32°C低温下复糖复氧24 h后再在正常条件下复糖复氧。各组于复糖复氧24 h和48 h时,用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检测细胞毒性,分光光度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Aβ)浓度,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IDE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低温组24 h和48 h细胞凋亡率、细胞毒性和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P<0.05),IDE表达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Aβ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温组24 h和48 h细胞凋亡率、细胞毒性、Caspase-3活性和Aβ浓度明显降低(P<0.05),IDE蛋白(0.24±0.01 vs 0.12±0.00,0.33±0.01 vs 0.17±0.01)和mRNA(0.67±0.02 vs 0.48±0.01,0.63±0.02 vs 0.41±0.01)相对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亚低温后处理可以减轻小鼠N2a细胞OGD/R模型损伤,该机制可能与上调IDE的表达,减少Aβ的生成,减少细胞凋亡率有关。
    • 陈敬信; 王小玲
    • 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节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e aspastic acid-specific protease,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e aspastic acid-specific protease,Caspase)9蛋白表达在其良恶性诊断及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7月在陕西省森工医院诊治的86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结节46例(良性组)和恶性结节40例(恶性组)。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肺结节组织中Caspase 3,Caspase 9蛋白表达情况,调查恶性肺结节的病理特征,并进一步分析Caspase 3和Caspase 9表达阳性率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的Caspase 3和Caspase 9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和82.5%,显著高于对照组(13.0%,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035,38.932,均P<0.001)。在恶性组中,不同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患者的Caspase 3,Caspase 9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4~15.920,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Caspase 3,Caspase 9表达阳性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0.591~0.762,均P<0.05)。结论肺结节组织中Caspase 3,Caspase 9蛋白呈现高表达状况,也与患者的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因此其临床检测有利于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鉴别诊断。
    • 平虎; 蒲燕; 汤进; 苗云凤; 刘波
    •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抑素C(Cys 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98例ACMP患者作为ACMP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ACMP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CMP组患者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C、TNF-α水平与GCS、MMSE评分的关系。另根据随访90 d后ACMP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与ACMP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价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对ACMP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分析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CMP组患者的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MP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为(8.92±1.69)分,MMSE评分为(24.01±2.01)分;由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MP组患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MMSE评分也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由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CMP患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均为ACM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由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CMP患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对其不良预后进行预测的AUC分别为0.763、0.782、0.783、0.818、0.806、0.744,而上述指标进行联合预测的AUC最高(0.985),其预测敏感度达100.00%、特异度达90.57%。结论:ACMP患者血清H-FABP、RDW、Caspase-3、MMP-9、Cys C、TNF-α水平是患者90 d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ACMP患者的不良预后,且其中以联合预测的预测价值最高。
    • 陈丽萍; 季蓉; 缪志伟
    •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对相关靶点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TCMSP、TCMIP、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筛选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得UC相关靶点,获取二者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使用OmicShare(基迪奥)在线平台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利用R软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UC小鼠模型并用薏苡附子败酱散进行干预,对核心靶点及相关通路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UC的32个活性成分及100个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条目为细胞进程、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刺激反应等生物过程,连接、催化活性、分子功能调控等分子功能,细胞、细胞组分、细胞器等细胞组分。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涉及肝炎、病毒感染、癌症、AGE-RAGE、细胞凋亡、TNF、p53、PI3K/Akt等信号通路。实验结果表明,薏苡附子败酱散对UC小鼠的结肠病理有改善作用,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及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其作用靶点,PI3K/Akt是其作用通路之一。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UC,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