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半刚性连接

半刚性连接

半刚性连接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41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8篇、会议论文59篇、专利文献553346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低温建筑技术、钢结构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第2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全国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学术交流会等;半刚性连接的相关文献由79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国强、王静峰、王新武等。

半刚性连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8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5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3346 占比:99.93%

总计:553723篇

半刚性连接—发文趋势图

半刚性连接

-研究学者

  • 李国强
  • 王静峰
  • 王新武
  • 王新堂
  • 胡大柱
  • 刘清平
  • 郝际平
  • 舒兴平
  • 刘曙
  • 孙飞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晓辉; 郑晓清
    • 摘要: 六杆四面体单元组成的各种空间网壳是一类结构构造简单,受力性能优越的空间结构形式,其节点可根据整体结构力学性能的不同要求采用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目前,针对六杆四面体单元所组成的各种形体的网壳及不同的节点连接方式已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但对节点的构造做法研究还相对较少。在六杆四面体单元组成的球面网壳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装配的半刚性连接球形端板式节点,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节点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节点可应用于满足装配要求的弦杆刚接、腹杆铰接的由六杆四面体单元组成的球型网壳,且节点受力性能优越,可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 张锡治; 赵冬; 李星乾; 陈昆
    • 摘要: 基于边界条件为两端刚接的钢-混凝土预制混合梁,推导了考虑连接半刚性影响的预制混合梁刚度矩阵.当螺旋弹簧转动刚度趋于无穷大时,刚度矩阵将退化为两端刚接的预制混合梁单元刚度矩阵.通过引入无量纲参数p、δ对刚度矩阵进行简化处理.其中预制混合梁刚度系数p介于0~1之间,其反映了预制混合梁的半刚性特性.当节点为铰接时,刚度系数p趋近于0;当节点为刚接时,刚度系数p趋近于1.对单层单跨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进行分析,研究了预制混合梁钢梁长度与总长度比α、钢梁与混凝土抗弯刚度比e、结构柱线刚度i和螺旋弹簧转动刚度k对抗侧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框架节点转动刚度、预制混合梁长度比及抗弯刚度比、框架柱线刚度均对框架抗侧刚度具有较大影响.随着节点转动刚度增大,结构抗侧刚度显著增大.随着α减小或e、i增大,节点转动刚度的变化对抗侧刚度的影响增大,抗侧刚度将对节点刚度更敏感.同时,计算了一个三层预制混合梁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量,并与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推导刚度矩阵计算的理论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随着节点转动刚度的增大,框架侧移量与层间位移角逐渐减小,且各层侧移量与层间位移角之间的差距也不不断减少.
    • 郭海浩; 姜丽
    • 摘要: 连体结构的连接形式复杂多样,文章对连体结构连接体的刚性连接、半刚性连接及柔性连接进行了分析归纳;对某多层大跨连体结构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类似结构提供参考.
    • 蓝煜明; 王湛; 卢盛灿
    • 摘要: 本文为实现半刚性钢框架结构的失效模式控制,获得具备整体耗能能力及经济性的结构设计方案,使用基于能量平衡的塑性设计方法中的失效模式控制约束条件,同时考虑钢框架结构的梁柱连接节点半刚性的影响,通过精英保留的遗传算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一榀十层单跨钢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优化,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Pushover分析,研究其塑性铰的成铰顺序及失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失效模式控制的结构优化,能使半刚性钢框架结构在失效时发展出具有较好耗能能力的失效模式,同时使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保证使用人员所需的反应时间。
    • 舒兴平; 刘阳; 张再华; 袁智深
    • 摘要: 基于梁柱顶底角钢连接节点的良好耗能能力特点,提出了一种由顶底角钢连接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型钢梁干法连接的梁柱节点连接形式。以梁柱边节点为研究对象,针对两组6个节点分别开展了单调静力加载及循环加载试验研究,探讨分析了该类型节点的抗弯性能、抗震性能以及相应的破坏模式。单调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梁高的增加不但会延迟螺栓滑移,还会提高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节点的抗弯承载力;梁端螺栓排数的提高不仅会增加节点的抗弯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避免了滑移现象的产生。循环加载试验考察了各个试件的滞回曲线、耗能、刚度、延性。结果表明,RCS混合干法框架梁柱节点是一种典型的半刚性连接节点,与现有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相比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
    • 叶全喜; 王元清; 丁大益; 张枫; 林樱
    • 摘要: 为解决传统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采用内隔板式连接构造时焊接施工困难、采用外环板式连接构造时空间占用过大以及柱子截面较大时室内出现凸角的问题,文章提出两种穿心板式窄截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栓接节点,阐述了节点的构造组成、设计原理及受力过程;设计了2个竖向穿心板式十字形节点、2个水平穿心板式十字形节点,并对两种节点均进行单调及滞回加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节点构造简单、施工安装方便、易于浇筑混凝土;两种节点均属于半刚性连接,其受力过程可分为弹性阶段、滑移阶段、弹塑性阶段、破坏阶段;两种节点均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较大的延性、稳定可靠的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
    • 石开荣; 卢永徽; 林金龙; 许洁槟; 姜正荣; 孙晖; 杜飞; 陈炬
    • 摘要: 改进型阵列式组合模架体系由新型阵列式铝框、塑料平板模板、可调钢管支撑及水平杆组成,为加强与梁、柱模板的整体协同作用,梁、柱模板采用新型铝模板.为对改进型阵列式组合模架体系整体抗倾覆稳定性进行研究,选取平面轴线尺寸为8m×8m的单跨四柱框架单元进行足尺试验,并开展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型阵列式组合模架体系侧向刚度显著提高,具有更优的整体抗倾覆稳定能力,且梁、柱模板装拆更便捷,可用于大柱网现浇混凝土结构支模施工.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及分析方法较合理.
    • 王泽明; 王长祥; 徐辉; 张松; 荣彬
    • 摘要: 杯口节点目前已在装配式矩形水池中得到了应用,然而在现有设计标准中,尚缺少对于装配式矩形水池杯口节点计算模型的相关规定.为研究装配式矩形水池杯口节点的刚度,本文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模拟,并研究杯槽高度和杯槽外伸长度对杯口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矩形水池杯口节点为半刚性节点,该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杯槽高度每提高50mm,杯口节点极限承载力与初始转动刚度分别提高约7.32%及9.22%;杯槽外伸长度的增加,几乎不能提高杯口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同时对杯口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影响有限;杯口节点上端部为节点的薄弱部位,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壁板竖向受力钢筋与混凝土在该处拉应力最大,混凝土容易开裂.
    • 赵梦竹; 孙建刚; 王莎; 李嘉明; 李想
    • 摘要: 为了研究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整体抗震性能,文中利用ADINA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钢框架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研究,后将有限元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框架底层的刚度退化速度略大于顶层刚度退化速度,且施加竖向荷载可有效减缓框架的位移反应,减小框架侧移;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具有较强的塑性变形能力,恢复力滞回曲线较饱满,相对于传统的铰接或刚接具备更佳的抗震性能.将有限元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骨架曲线计算结果十分契合,以此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 蓝煜明; 王湛; 卢盛灿
    • 摘要: 本文为实现半刚性钢框架结构的失效模式控制,获得具备整体耗能能力及经济性的结构设计方案,使用基于能量平衡的塑性设计方法中的失效模式控制约束条件,同时考虑钢框架结构的梁柱连接节点半刚性的影响,通过精英保留的遗传算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一榀十层单跨钢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优化,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Pushover分析,研究其塑性铰的成铰顺序及失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失效模式控制的结构优化,能使半刚性钢框架结构在失效时发展出具有较好耗能能力的失效模式,同时使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保证使用人员所需的反应时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